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优地指数)构建及试评估结果
时间:2011-07-04 10:27:00 来源:生态委 作者:(1)我国城市的总体建设过程模式趋同、单一(分值范围31-59之间),没有根据自身的生态环境特色,因地制宜的进行生态城市建设。72%的大多数城市处于城市生态宜居发展中的第三象限,即生态城市建设的起步阶段,发展模式属于粗放型,生态环境建设成效较差。
(2)城市生态宜居建设的成效(分值范围12-67之间)基本遵循由沿海到内陆逐渐降低的规律;提升型城市大多数为经济较为发达的大、中城市,表明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升,低碳、生态、宜居已成为这些城市发展模式转型的共同追求。而中、西部地区的城市也正在逐渐转变发展模式,寻求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改善之间的平衡。
图3 全国城市生态宜居发展指数分布特征图
总体而言,我国生态城市建设还处于起步阶段,大多数城市的生态状况是不健康的,而且建设过程处于粗放型。需要逐步实现城市发展模式的转型。今后,我们将针对各类型城市的特征和发展路径,出台相应的城市生态宜居建设导则,通过数据的更新和累积,今后每年将滚动推出深化升级版,实现城市自身的纵向对比和城市之间横向对比,建立具有公信力的第三方评价体系,促进城市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图4),从而实现城市生态宜居建设的绿色更新。
图4 城市生态宜居发展的展望趋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