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12-7-3 14:21:25
|
显示全部楼层
现实中的社会总是有很多不如意。所谓不如意就是很多事情有人看了感到生气、不舒服。
为什么感到不舒服?因为他认为这种事是不合理的,或不公平的,不符合正义的。比如州官可以放火、百姓不能点灯;官员可以妻妾成群,民众娶不起老婆看AV意淫一下都犯法;官员可以坐拥亿万家财,穷奢极欲,民众摆个地摊都要被打死,等等。
为什么人会生气?生气是一种自然反应,就像感冒了会发烧,感冒了不发烧人就死定了,看到不公平的社会现象不生气也死定了。当然生气的一方都是在事件中利益受损的一方,比如强官弱民游戏中,生气的都是弱民,有利可图的官员洋洋自得。所以生气与否取决于利益。官员看到官员为非作歹通常很高兴,因为他知道他也可以,屁民一看到官员为非作歹通常都很生气,因为他知道他终有一天会倒霉。
人一生气就会有行动,人类社会早期的思想家几乎都是因为生气而提出他们的理想社会理论的,他们想改变社会。
有些人的行动不会要改变社会,而是也想加入强者队伍,都是理性选择,没有高下之别。
还有些人以牙还牙、以眼还眼,你混蛋老子对你不客气,你不给我说法,我就给你说法。这是自然正义,后来成了法律的精神基础之一 罪罚相当原则。
但毕竟人类社会还是改变了,是按照思想家的设计改变的。
人类总想设计一个好的社会或理性状态的社会。怎样衡量这个好或理想,人类提出来了一个标准 正义。.
康德说:如果公正和正义沉沦,那么人类就再也不值得在这个世界上生活了。(见《法的形而上学原理》)
罗尔斯说:假如正义荡然无存,人类还活个吊?(见《世间已无罗尔斯》
其实都一个意思。正义很重要。
中国的孔子、老子之类所谓思想家都是要建立一个理想社会,他们虽然没有提出正义的概念。最早提出正义概念的是古希腊人。至少2400年前的苏格拉底就整天扯着人家讲正义。
正义是一个社会好不好的标准,因此是文明的尺度。没有正义,说明这个社会还是原始的、野蛮的。.
在非自然的社会环境里,判断是否正义有两种倾向,
一种是以社会的总福利得到提升为正义判断,也即大多数人得利.
另一种是认为人类社会有一个共同的底线,无论大多数人能得到多少的福利也不能击破,否则人人都将可能成为那少数人.
举例来说:人不能吃人,这是一个底线,无论身处于何种环境,全社会99%的人都能得到好处,都不能击破这是一个底线,
如社会上出现一种传染病,这种传染病截止目前只发现1%的人有抗体,吃掉这些人也能获得抗体,
那么,99%的人为了活下去,吃掉这1%的人是正义吗?从社会总福利上学说来看,这是正义的,
但第二种学说认为,这击破了人不能吃人的底线,以后吃人获得传染病抗体将会成为一种常见现象,
社会将沦为人吃人的地狱.这是不正义的.
从近点来说,打地主,分财产,点多数的人得到好处,但它打破了无罪而被惩罚的法治底线,地主们不管财产来源是否合法,
根本无法向99%的人申诉.所以,在之后的日子里,扣上地主或者反革命什么的帽子,直接枪毙,审都不用审,就成为了常事.
那99%的人暂时获得了一点好处,但在之后的日子里,便再也无法依靠什么保护自已.
看到这里,很多人可能会认为那么设定几条底线,然后在底线之上,取得社会福利的最大化就是正义.
应该说这是比较合理一点的想法,这也就是为什么在选票之前,还必须有个宪法作为基础,宪法就是阐述人们愿意共同
遵守的底线的总和.它必须得到无条件的,彻底的执行,它是一个国家的立国之本,是这个国家的存在意义.
宪法顶个球用的国家,那意味着共同的底线不断被打破,社会沦向黑暗.
在实际事件中,正义与否有时还非常难以判断,有时一些擦边球很难以判断,如言论自由和造谣的边界.
在这些具本事件中,只能依靠当事人的信仰来加以辅助判断,自行承担责任.
例如帮助实行安乐死的医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