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楼主 |
发表于 2008-6-2 15:55:16
|
显示全部楼层
二、粪便清运
(一)基本要求
1.粪便收集运输车按收运距离每100~120km配备1辆。
2.按公厕粪便收集方式和车辆服务范围内粪便产生量,选择装载量2吨或5吨的抽粪车或普通卡车。
(二)行动要点1.清运时间清运作业应尽量安排在夜间或黎明进行。
2.消毒
清运工具每日完成装卸后,应进行消毒冲洗,一般可用2%石灰乳或25%漂白粉溶液消毒,于下次使用前再用水冲洗。
3.清运工具停放场所
(1)清运工具应有适当的停放场所,不得随处乱停乱放;
(2)停放场所一般要求与居住区或灾民聚集点至少保持300m的卫生防护距离。
4.清运人员个人卫生防护
(1)工作时应穿戴隔离衣裤、长筒胶鞋,戴上手套、口罩;
(2)个人防护用品应定期消毒。
三、粪便处置
(一)基本要求
1.基本杀灭粪便中的病原菌和寄生虫卵。
2.完全杀灭苍蝇的幼虫,有效控制苍蝇孳生和繁殖。
3.避免居民区空气、土壤、水源的污染。
(二)行动要点1.处理设施检查与修复
如原有粪便处理设施完善且在地震中未遭到破坏,或破坏不严重、经抢修后恢复使用的,清运粪便应优先进入该设施进行无害化处理。
2.化学药物法应急处理
(1)在原有粪便处理设施被地震严重破坏且短时间内无法修复的地区,粪便可采用化学药物杀卵法进行无害化处理;
(2)粪池中可按粪便量的10∶1加漂白粉,或加其他含氯消毒剂干粉或溶液(使有效氯作用浓度为20000mg/L),充分搅匀,作用12~24小时;
(3)有条件的和需要无害化后粪便作为肥料的地区,化学药物可使用如敌百虫(0.3%)、尿素(0.5~1.0%),氨水(1%)等。
3.临时处置地点的选择和场地处理
处置场地应设置在不易被水冲、淹的地方,远离水源地,须对临时处置地的土壤进行评价,同时评估地形条件、周围区域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供应情况。
(1)临时处置方法
1.1集中处置
a密闭贮存法:建设大型贮粪池,粪便经密闭贮存、厌氧发酵,达到卫生要求,待城市污水处理系统恢复后,运往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储存过程中应注意将沼气导出,高空排放。
b粪便与生活垃圾混合堆肥:选择地势稍高场地,将粪便与生活垃圾混合,或分层堆成长条,外覆宽幅白色塑料薄膜。堆体内插若干导气管,有利于发酵。
c卫生填埋:在适合的地方挖坑并铺设防渗膜,然后倾倒粪便(最好与生活垃圾混合),并随时用素土覆盖,覆盖土量应满足吸收粪便中的水分,便于压实。填埋区周边设置排水沟,避免雨水进入。填埋坑不易过大,单坑使用期不应超过20天,以10天为宜。填满后使用厚度不小于0.05mm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塑料膜覆盖,或用40~80cm的黏土覆盖压实,填埋堆体应插管将填埋气导出,在坑边需设置标志。然后再另挖一个深坑,进行下一轮的填埋处置。
1.2就地处置对农村或偏远地区粪便,可采用填埋等方法就地处置。
a直接对厕坑中粪便进行覆土掩埋,按农村无水厕所要求建设新厕所。
b可挖一圆形土坑,用防水塑料薄膜作为坑的衬里,把薄膜向坑沿延伸20cm,用土压住,粪便倒入池内贮存发酵处理。
c有条件的,可直接采用上述集中处置的各种方法。
4.灾后重建粪便处置设施
当灾区经历了最初救人和通路、通水、通电等应急工作后,粪便的处置工作也应由初期防止疫情爆发为主,向防止疫情、防止土壤和水资源污染扩展。
(1)建设排放规范的公共厕所排放系统:应按《城市公共厕所设计标准》(CJJ14-2005)要求,对临时厕所补建化粪池或储粪池。在市政管网系统确认没有破坏或修复后,化粪池或储粪池应尽可能与市政污水管线相接。
(2)根据实际情况,修复原有的公共厕所设施。
(3)根据实际情况,建设独立的粪便处理设施。
四、疫情发生时粪便的处理
(一)基本要求
1.疫情发生后,病人的粪便必须及时进行单独收运和无害化处理。疫情期间该地区清运的粪便不得作为农肥使用。严禁用处理后的粪便作为生吃蔬菜的肥料。
2.病人排便需要有固定专用的蹲坑厕所。如条件不允许,每个病人也应有专用痰盂或其他容器盛放粪便。
3.严禁在饮用水水源附近洗刷便器和运输粪便的工具。
4.对病人粪便的收集、转运、消毒、装运(含司机)的各个环节必须配备专人进行管理。
(二)行动要点1.粪便收集
(1)对集中治疗的传染病病人产生的粪便必须采用专用容器(传染病专用的塑料袋),或水泥池,或厚度不小于0.05mm的双层聚氯乙烯或聚乙烯塑料膜收集,单独严格消毒处理,不得直接进入临时厕所或粪便储存设施混合消毒;
(2)收集粪便专用容器必须是防渗漏、不易破损的硬质光滑容器;
(3)水泥池和塑料膜必须防止渗漏,并建成不相通的二格处理池,以利粪便交替消毒;
(4)收集容器内应装足量1500mg/L~2500mg/L有效氯消毒液,用作粪便随时消毒,作用时间30~60分钟。
2.粪便紧急处理处置
对集中治疗的传染病病人的粪便收集后,应按下述方法进行处理:
(1)使用漂白粉:1份漂白粉(10%%漂白粉乳液)+4份粪便,混匀,消毒2小时;
(2)使用优氯净:1份优氯净+12份粪便,混匀,消毒2小时;
(3)患者使用过的便器用有效溴为1000mg/L的二溴海因溶液或有效氯为2000mg/L的含氯消毒液或0.5%过氧乙酸浸泡30分钟。消毒后用水冲洗干净,干燥备用;
(4)如集中治疗区设有污水处理系统,病人粪便收集后可直接入污水池,适当增加污水处理消毒剂的投药量,保证污水处理的余氯含量大于6.5ml/L;
(5)彻底消毒处理后的粪便可排入公厕或临时粪便储存设备。
3.散居病人的粪便处理
(1)使用漂白粉:粪便与漂白粉的比为5:1,充分搅和后,集中填埋;
(2)使用生石灰:粪便内加入等量的石灰粉,搅拌后作用2~4小时再集中填埋;
(3)使用氯胺:把氯胺配制成30%的水溶液,然后将1份病人的粪便,加氯胺溶液2份,充分搅拌均匀也可杀死病菌。
4.作业人员个人卫生防护
(1)作业人员应相对固定,并做好自我防护;
(2)工作时应穿戴隔离衣裤、长筒胶鞋、防水连身服,佩戴手套、口罩和防护眼镜;
(3)裤管应摺后塞入长筒胶鞋,衣袖塞入手套内;(4)防护用品应定期消毒。
五、技术依托单位
1.华中科技大学环境学院
联系人:陈朱蕾
电话:027-87792151
邮箱:chenzhulei@263.net
2.北京市环境卫生设计科学研究所
[ 本帖最后由 cplanning 于 2008-6-2 16:01 编辑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