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积率是西方国家(主要是美国)从本世纪初推行城市土地区划管理制度(Zoning)中所采用的一项重要指标。美、日等国(包括台湾地区)称作Floor
Area Ratio,缩写为FAR;英国(包括香港地区)称作Plot
Ratio,实际上与FAR涵义相同(注1)。该指标被译为“容积率”,始于香港、台湾地区,多年来已被广泛使用。但在我国大致是80年代后才逐渐流传使用(注?)。由于“容积率”这个指标涵义明确,能够集中而直观地表述地块的开发建设强度,特别是近五、六年来开始实行城市国有土地租让制度和房地产业的兴起,也为了便于和国外的相关行业“对接”,我国的土地管理、城市规划、房地产开发等部门和机构都广泛采用“容积率”这个指标。以致这两年“容积率”这个名词非但在专业科技人员中,而且也在广大群众中流传和使用。
〔注1〕(1)美国城市规划百科全书(Encyclopedia of Urban Planning,Arnold
Whittick)中有关容积率(Plot Ratio)的定义:
Plot
Ratio是英国城市规划中使用的名词,它表示地块上建筑物的总建筑面积与它所占用的地块面积之比……。它与floor space
index(建筑面积指数 加拿大使用的指标,译注)相似。只是,“建筑面积指数”中计算地块面积时,计入其周围次要道路的一半宽度;而容积率的计算则把道路面积除外。
(2)美国规划师学会的定义(摘自The Language of Zoning:A Glossary of Words and
Phrases,American Society of Planning Officials):
Floor Area Ratio是区划地块(zoning
lot)上允许修建的建筑面积与地块面积之比……。FAR(容积率)要与其他控制容量的规定条件结合运用,如层数、空地、空间距离等要求。当仅用容积率时,意味着给开发者以很大的灵活性去决定:是覆盖大部分地块建一座低层建筑物,还是覆盖少部分地块建一座高层的,或者在不超过允许容量的情况下建一组建筑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