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动态>> 各省动态

余江锦江垃圾处理厂成垃圾中转站

[2012-05-23]      来源:

投资两三百万元建成投产的垃圾处理场,本以为真的可以把垃圾分成焚烧、产沼气、填埋、回收利用等4类,快速实现农村卫生清洁目标,谁知建成不到两年,偌大一个垃圾处理场却只起到垃圾中转站的作用,镇里从今年起就没发过一分钱工资,8个负责垃圾处理的工人只剩下1个。5月11日,记者从余江县锦江镇采访得知这么一件尴尬事。

当日上午9时许,记者赶赴现场。当日,垃圾处理场大约占1/5的硬化地面上铺着各种不同类型的垃圾,3个垃圾焚烧炉冷冰冰地竖立在大门正对面,负责垃圾处理的杨民祥正在清扫地面垃圾,负责转运垃圾的乐树勤则用铲车往平板汽车上装垃圾,不时有从锦江镇街上拉垃圾过来的保洁员往里运送垃圾。

乐树勤向记者介绍说,这个垃圾处理场接收锦江镇街上2万余居民产生的垃圾,每天大约有20立方米,夏秋季水果上市后达30立方米以上,逢年过节则超过40立方米,前年下半年垃圾处理场建成投产时有8名负责垃圾处理的工人,目前只有杨民祥1人,他则负责承包从工场到乐前村乐家山沟填埋场的垃圾转运,每年承包费6万元,车辆和汽油都由他一人提供。

杨民祥坦陈,以前8个人干活时焚烧比较多,目前每天只能拣出不到1立方米的垃圾出来供焚烧,基本上是三天两烧或两天一烧,3个焚烧炉只用1个。

乐树勤、杨民祥和在场保洁员均反映,工场建成之初的工资发放还是比较正常的,但去年五六月份就出现“卡壳”,今年至今则一分钱工资都没发。

对于工资问题,锦江镇城管队队长黄刚表示,工资确实没有发放,主要是镇里没钱,所有签字都已经签好,但财政没钱可拿。

锦江镇人大主席吴早生称,锦江镇垃圾处理场的焚烧炉、沼气池和雨篷、地面硬化虽花掉两三百万元,但不止锦江镇一个地方这么做,这种做法显得急功近利。一方面,焚烧炉焚烧时产生的浓烟袭击派出所和附近工厂,镇里不断接到投诉。另一方面,起初8名处理工中有1人不戴口罩上班,去年体检发现肺病与焚烧垃圾有关。污染的现状和工资待遇难以落实,形成用工的恶性循环。

吴早生认为,垃圾处理是世界性的难题,难以分类,主要是大部分是混合垃圾,下雨天更不好分,目前锦江镇的垃圾除了晾干焚烧就是填埋,没有更好的办法。虽然财政比较紧张,但是工资方面将尽量确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