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 >> 国内动态>> 国内新闻

国内首家生活垃圾转运站示范工程成功验收

[2012-09-17]      来源:

2012年8月30日,受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筑节能与科技司委托,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在佛山市组织召开了“佛山市南海区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转运工程及集中控制系统科技示范工程验收会”。

此次验收会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环境卫生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办公室刘庆丽主任主持,来自住建部、广东省住建厅、佛山市和南海区的有关领导出席了会议,来自北京、武汉、广州等地的专家及项目设计、建设运营单位等共三十余人参加了会议。

验收专家现场考察了具有代表性的佛山市南海区生活垃圾转运集中控制系统(信心化处理中心)、佛山市南海区狮山官窑生活垃圾转运站、佛山市南海区里水生活垃圾转运站和佛山市南海区大沥东区生活垃圾转运站。与会专家听取了佛山市南海绿电再生能源有限公司代表关于“佛山市南海区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转运工程及集中控制系统”项目的情况汇报,同时认真审阅了验收资料。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整体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处于国内领先。

该项目是由佛山市南海绿电再生能源有限公司和城市建设研究院共同承担并完成。采用BOT模式,进行佛山市南海区城乡一体化生活垃圾转运系统的设计、建设与运营。整个系统由10座垃圾转运站及1个信息化集中控制管理中心组成,处理规模近期2800吨/天,远期4000吨/天,运营周期30年。该项目采用了集中控制的方式实现了10座转运站的集中信息化调度管理,并与上游的垃圾收集、下游的垃圾焚烧进行了信息化联接,有序、高效的实现了多站点垃圾转运全过程的集中管理、统一调度,专家一致认为该项目在全国环卫行业尚属首例。

转运站采用“换位门式”水平压缩转运工艺、工艺先进、技术成熟、运行可靠,实现了佛山市南海区七个镇(街)生活垃圾的专业化、现代化转运,整体技术和运营管理水平处于国内领先。

转运站采用垃圾密闭压缩和装箱,封闭式建筑设计,实现了转运站的二次污染的有效控制。设计和建设采用统一建站标准、统一设备和车辆规格,统一采购。有利于工程的建设管理,保证了设备的性能及先进性,降低了建设管理及设备采购成本。转运系统整体性价比较高,便于维修,并可实现应急状况下的集中调控,提高应急能力。

该项目已投产运行,运行稳定、可靠;环境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所有的转运站均已达到广东省地方标准《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DB44/27-2001)、国标《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1993)及《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音排放标准》(GB12348-2008)的限值要求。

该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环境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满足验收考核指标要求,主要技术成果具有推广应用条件和示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