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助力城市走出垃圾围城
时间:2013-08-05 来源:2013年07月31日 中国建材报 作者:褚赞赞
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
据《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北京市日产垃圾1.84万吨,如果用装载量为2.5吨的卡车运输,长度接近50公里,能够排满三环路一圈。并且北京每年垃圾量以8%的速度增长;上海市每天生活垃圾清运量高达2万吨,每16天的生活垃圾就可以堆出一幢金茂大厦;广州市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也多达1.8万吨……
“垃圾围城”日益严重,但我国目前的整体垃圾处理能力还远远不够。据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委员会的统计,2011年,全国657个设市城市(包括直辖市、副省级城市、地级市、县级市)生活垃圾处理率为91.1%,其中20.1%为直接堆放或简易填埋。以当年城市垃圾清运量1.64亿吨计算,仅上述657座城市,当年已堆积未处理的垃圾就接近5000万吨。
据了解,目前世界上通行的垃圾处理方式主要有填埋、焚烧和综合利用(再生循环利用)三种。当前,我国大多数城市都把填埋作为首选,但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土地稀缺的国家,特别是在人口密集、垃圾产生量大的城市,填埋方式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限制。在循环经济背景下,越来越多的城市垃圾需进行“无害化、资源化、减量化”处理,而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在这方面更具推广优势,这或将使水泥企业有机会助力城市解决正在面临的“垃圾围城”的困境。
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成果显著
水泥窑是发达国家焚烧处置城市生活垃圾的重要设施,在发达国家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运用,已经有30多年的历史,并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已建立起从废物产生源头到水泥厂处置的质量保证体系。我国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广泛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危险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研究工作,经过多年发展,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已取得显著的成果。
2007年,华新水泥将经过10余年环保领域探索成功的经验正式运用到环境服务领域。2011年,华新投资设立全资子公司华新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专门负责开展相关环保业务,获得了多类危险废物的处置经营许可证,并投入2000余万元成立自己的AFR研究实验室。其在城市生活垃圾、漂浮物、污泥、污染土等废弃物预处理方面自主研发的技术和装备,获得国家知识产权局60余项专利。金隅集团前景水泥公司建设的中试生产线,将生活垃圾筛余物的预处理技术、水泥窑协同处置技术、污染控制技术等进行集成,实现了生活垃圾的全部资源化和清洁利用,填补了国内空白。安徽海螺铜陵水泥建成投运的世界首条水泥窑协同处置垃圾600吨/日的示范项目,运行期间各项指标均达到国家排放标准,且排放烟气中二哑恶英的含量远低于0.1纳克/立方米的国际先进标准。
此外,亚泰集团、冀东水泥、天山股份和塔牌集团等水泥龙头企业也表示,他们在工业尾矿和废渣利用、城市污泥处理、工业废弃物处理和生活垃圾处理等方面也已取得不俗的成绩。
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更具推广优势
合理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工业废弃物、城市生活垃圾等固体废物,优势十分明显,不但能够减少水泥行业日益增长的石化燃料及原料用量,节约能源,而且能减少氮氧化物等大气废物的排放,是一种消除日益增多的城市生活垃圾的安全环保的处理方式。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德龙认为,水泥熟料煅烧过程是处理城市污泥、建筑及生活垃圾的绝佳途径,一方面,煅烧后的城市垃圾可作为水泥厂的燃料使用,减少了水泥生产中需要的煤炭等能源,满足了低碳节能的要求,另一方面,1450摄氏度的高温避免了垃圾焚烧产生的二 哑 恶 英,实现了垃圾无害化处理。
相关业内人士也表示,我国城市正处在高速发展之中,产生的垃圾数量巨大。有研究资料数据显示,未来随着生活水平提高,预计2015年我国人均日垃圾产出量将超过1公斤,2015年中国城市生活垃圾产量将超过2.5亿吨。填埋作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主要手段之一,存在诸如占地面积大、易产生二次污染、选址困难、运输代价高等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阻碍了城市生活垃圾的有效处理。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不易产生次生污染,也不新增填埋用土,是一种安全、环保和高效的垃圾处置方式,这一技术已成为欧美国家处理城市生活垃圾的主要方式。
政策助推水泥企业利用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
早在2011年国务院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工作意见》,其中明确提到,到2015年,全国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80%以上。我国“十二五”规划发展纲要也把支持水泥窑协同处置城市生活垃圾、污泥、有毒有害废弃物生产线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作列入了规划纲要。今年初国务院印发的《循环经济发展战略及近期行动计划》也提到,到2015年,水泥生产线纯低温余热发电比例提高到70%以上,水泥窑协同资源化处理废弃物生产线比例达到10%。
国家发改委将利用日产2000吨及以上新型干法水泥窑处置工业废弃物、污泥、和生活垃圾的技术装备开发与制造列入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版)》鼓励类;同时还牵头六个部委,准备出台对水泥行业生产过程中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相关鼓励政策。中国建材联合会也正在全国各地的骨干企业中培育一些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的示范工程,以便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进入到国家政策推进的范畴中。
在政策的引导下,水泥企业处置废弃物的积极性必将得到提高,同时,肯定会有越来越多的水泥企业逐渐深入到循环经济、无害化处理的实践中去,这有利于促进水泥企业水泥窑协同处置废弃物技术的不断创新,从而使水泥企业拥有更多的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符合循环经济理念的先进适用技术。在技术创新的前提下,不断提高协同处置和资源化利用水平,使水泥企业或可利用自身优势为城市减轻负担,助力城市走出“垃圾围城”的困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