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欧生态城 >> 解决方案>> 绿色交通

济南经十路及沿线地区道路交通系统整体规划设计

时间:2010-02-24  来源:中国城市规划行业信息网  作者:

编制单位: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交通所

编制起止时间:2003.7-2003.12

项目负责人:杨忠华 殷广涛

主要参加人:张国华 王金秋 李长波 盛志前 李晗 戴继锋 李峰 周乐 陈远通

合作单位:济南市规划设计院 济南市市政设计研究院

经十路及沿线地区道路系统现状

一、项目背景

经十路综合改造工程是济南市“实现新跨越,建设新泉城”战略目标的重点工程,也是城区建设的示范工程。通过经十路的更新改造,提升老城形象,完善城市功能,改善道路交通条件,为城市的“东拓、西进”的城市发展战略奠定基础,为2004年亚洲杯足球赛在济南的举行提供保障。

二、项目概要与技术特点

经十路位于济南市城区南部,是贯穿城市东西、连接城市对外进出口道路的主干路。本项目研究设计范围为东起燕山立交桥,西至京沪高速公路,全长16.9公里,沿线规划研究范围为40平方公里左右。涉及道路拓宽、交通组织、沿线土地利用优化、综合环境整治和工程管线敷设等众多方面,是一个规划、设计、施工协同推进的实施性项目。

研究设计遵循土地利用与交通协调发展的指导思想,认真分析经十路城市布局功能、交通功能和景观功能的多重性特点,从区域性和地区性交通系统特征研究入手,制定经十路适宜的交通发展策略和优化的交通系统整体组织方案,并以此指导经十路主线的详细交通设计,提出了保障经十路整体效益发挥的配套道路交通设施建设规划,并配合综合改造工程的阶段目标制定分期规划和一期实施方案。

三、主要规划内容

1.经十路功能定位

经十路作为城市主干路,交通功能与景观功能并重。现状经十路城区段沿线呈现多样性和综合性的土地利用特点,在土地利用优化整合中以“延续、强化、提升、完善”为主,进一步强化了沿线城市功能带的布局。

经十路及沿线地区交通流组织模式示意

2.经十路规划建设的目标与策略

总目标:强调经十路综合功能发挥,创造宜人、畅达的交通空间;

总策略:优化道路资源配置,协调土地利用,强化交通系统对城市功能的服务与保障。

基本策略:

(1)依照:行人 公交 小汽车 自行车等不同交通方式的优先次序,合理配置道路交通资源;

(2)实施公交优先,建立多元化、高效的公交运输服务系统,促进对城市功能的服务。先期布设经十路公交专用道,建立快速公交系统(BRT),预留大运量轨道交通系统空间走廊;

(3)建设相对完善的道路网络系统,实施系统交通组织,分流通过性交通,合理分担周围地区进出交通,重点保障沿线地区内部服务性交通;

(4)改善步行环境,提高行人服务水平和建立完善的步行系统;

(5)强调系统开发、综合配套和交通管理的保障措施;

经十路道路断面规划(部分路段)

3.整体交通设计

(1)道路网络

基于市域道路系统分析,确定经十路及沿线地区道路网络和功能组织,提出路网规划及建设方案。

(2)公交系统

组织公交线网、合理布局换乘枢纽,实施经十路沿线公交站点分级。

(3)道路断面

进行分区段道路断面规划及交通空间使用分配。

(4)经十路整体交通控制

进行地区道路交通组织,提出不同道路节点控制方案和系统交通流组织方案,确定道路交通设计空间和用地规划控制。

4.详细交通设计

以现代交通工程的基本思想进行各交通系统的详细设计。包括道重要道路交叉的交通改善设计、主、次干路交叉口渠化设计、公交港湾站设计、单位进出口组织与设计、出租汽车站布局与设计、路段行人与自行车过街布局等。

5.分期实施

针对拆迁和工期等因素,提出以实现经十路主线为指导的一期实施计划,并就一期实施的各项交通系统进行相关过渡性交通组织与设计;

6.交通管理建议

主要针对道路建设和交通设计实现后的相关交通管理和交通需求管理建议。

四、研究设计效果

该研究设计为经十路的改造建设提供了全面支持,并按相应的道路断面规划、公交车站设计、道路交叉口控制及渠化设计正逐步付诸实施。

经十路道路交叉口详细设计示意图

知识共享
合作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