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建筑大师迪特玛·艾柏利作品——MOMA万万树
时间:2010-02-08 来源:大中华别墅网 作者:
MOMA万万树,地处顺义温榆河支流“方氏渠”景观区,紧邻京承高速公路与北六环交汇处的火寺路出口,占地1800亩的别墅项目。一期共102套庭院独栋,业已售罄;二期占地386亩,由A、B、C、D四个地块组成,即将面世的是A、B地块,共129套精装独栋科技别墅,C、D地块拟于2008年开工。
艾伯利常说:“我总想像着,建筑能像植物一样生长。”因此,在设计上,他十分强调强调建筑的意义在于它与所在地点之间的关联性,以及在那个时间中所发生的重要事件之互动性。正如他谈到设计MOMA万万树的初衷时所说的:“几年前在开始设计MOMA万万树之前,我走访了北京的其他别墅项目,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便是:绝大多数别墅的房屋本身并没问题,但外部环境与景观却做得远远不够。于是我选择设计了MOMA万万树,就是想通过它实现一种建筑与自然的融合,让建筑尽可能地低调,尽可能地与自然相融。”
MOMA万万树建筑规划和设计由世界著名晚期现代主义大师艾柏利及其领导B+E团队完成,其主要特色有:
中式四合院式组团布局,北京传统人文与欧洲现代建筑的有机对话
艾柏利对中国传统住宅,特别是北京的四合院整体布局和和谐的邻里沟通关系十分赞赏,他一直强调有机别墅一定要与当地的历史传统、乡土风情保持紧密联系。MOMA万万树的整体规划从中国式院落的传统人居精粹中汲取了灵感,分别以银杏、杜仲、梧桐、枫树、泡桐等珍稀树种为主题设计了25个组团布局,其中,A地块分布17个组团,总共77套别墅,B地块8个组团,总共52套别墅,每个组团由四到五栋别墅围合组成,即考虑到每家每户独立特征,又照顾到邻里之间融合共存的关系,构筑和谐有机的新邻里共享空间。
向阳生长,满足向日葵人类的向光性
在中国北方建筑中,西、北方向少开窗,东、南方向多开窗是老祖宗留下来极其科学的宝贵经验,艾柏利继承与发扬这一理念,并以其独特的“矩阵之窗”重新演绎光影的魅力,将室内外的空间、流动的光和空气、景观衔接成一体,塑造静止而盈动的通透空间。
无论晨昏,阳光自然地从长窗洒落进来,投射出修长的光影线条,优雅地在室内漫步,延伸,营造出气派又极具品位的空间魅力。伴随着24小时的晨曦与夕影,漫漫走过365个春华秋实,将生活场所的功能性、实用性、适用性、主题性,时而自然流露,时而彰显执著。
天然山石肌理,亲近自然,穿越时光的百年质感
MOMA万万树外立面材料的选择一定程度上参考了树的表面,树的表面不需要维护,随着时间和天气的变化,会呈现不同的肌理和质感。MOMA万万树外立面采用同样的原则,采用天然页岩石材作为外立面的做法,艾柏利大师认为建筑表面应该也有一样的品质,即使随着时光的洗礼和环境的变迁,始终保有同样的水准和品质,如同树的表面。
原生成树移植,营造森林居境
MOMA万万树整个园区,种植的树木将超过10万棵,而且多为原生成树移植。根据设计大师艾柏利要求,每户人家的院子里,至少要有一棵高度是房子高度两倍的大树,确保在最炎热的夏天,也能到院子里坐坐,亲近自然,享受自然的乐趣。
高舒适、低能耗、节能环保,可持续的理想生活
当代集团史无前例的将欧洲非常成熟的MOMA科技系统引入到别墅中来。MOMA万万树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的科技理想,以最高效率利用资源能源,最低限度的影响环境,以人体最佳舒适环境为标准,融合了土壤源热泵系统、天棚柔和辐射采暖制冷系统、置换新风系统、外围护结构优化系统等技术优势,达成MOMA万万树常年保持温度20-26℃之间,相对湿度30%-70%,声环境35-45分贝的高舒适度人居环境。用MOMA科技系统制冷采暖,至少能够节约50%的能耗,省下近一半的能耗成本,给居者带来亲近自然、四季如春的居住感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