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屋顶绿化与节能专委会 >> 会展信息

张佐双:从传统园林中学习植物配植

  中国风景园林网讯植物配植是园林设计中的基本内容之一。植物的选择可以很大程度上影响花园的设计风格,植物造景是兼备了生态、文化、艺术、生产等多种功能的园林景观。然而,当前各地广泛开展的城市园林建设中,园林植物配置方面的问题日益突出。对此,我们采访了国家住建部专家委员会风景园林专家、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园分会原理事长、北京植物园原园长张佐双先生。


  
  张做双
  
  张佐双先生指出,园林植物是指一切适用于园林绿化(从室内花卉装饰到风景名胜区绿化)的植物材料。园林植物是园林景观的基本素材,也是园林景观的基础。
  
  他认为,传统园林植物造景体现了动、植物和谐相处,保持生态平衡的原理。由于人造的生态自然环境为飞禽走兽的栖憩提供了相适应的条件,于是,形成了植物与动物相互依存的客观环境。传统园林植物造景艺术的根本原理就在"师法自然",达到"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境仿瀛壶,天然图画"的审美境界。其"人与天调,天人合一"的原则,在具体运用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要体现出各种植物的合理搭配、平衡协调性;
  
  二要统一布局,体现与其他园景要素配置的融合性;
  
  三要突出要点,具有主次分明的韵律性,从而达到最高艺术境界。
  
  在张佐双先生看来,从传统园林植物造景中,可以认识到造景首先要对造景植物进行分类选择。植物是造景最基本的原材料,对其选用要根据植物自身的习性、观赏价值及其生境条件,即所处的地理方位、气候条件和地质特征等客观环境。由于地理方位的不同,自然要素会有差异,甚至大相径庭,反差极大,所以各类植物的生境条件就会有区别,而植物种类、植物群落的分布不同,植物造景,必须要进行科学选择,其主要标准是植物的生物学特性、适生环境和景观价值。
  
  另外,张佐双先生认为,要依据生长习性配置植物各就其位,顺应自然规律,而不可将人的主观意志强加于植物之上,否则会功亏一篑。例如,堤湾宜柳,溪湾柳间栽桃;在涧共修兰芷;池塘宜种芙蓉,凉风晴辉,禾香月色。"高卑无论,栽竹相宜"。而松、柏等针叶乔木,则喜欢低温干燥的地方,最宜高岗山麓之处栽种。依据生长习性配置植物,才能使其得天独厚,生机盎然。
  
  最后,他强调,适地适树是营造园林景观的基本原则,即以乡土植物为主,运用大量的乡土乔木、灌木、藤木植物以及草本植物等素材,通过艺术手法,结合考虑各种生态因子的作用,充分发挥植物本身的形体、线条、色彩等方面的美感,来创造出与周围环境相适宜、相协调,并表达一定意境或具有一定功能的艺术空间。

 

 

 

 

 

友情链接

通讯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建设部南配楼3层1321(100037)

电  话:010-52919059-8007  联系信箱:wdlhzwh@sina.com 

版权所有: 中国屋顶绿化与节能专业委员会 京ICP备16004973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