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讲嘉宾
姓 名:Konrad Otto-Zimmermann
职 务:(ICLEI)都市议程主席
出席论坛:开幕式暨综合论坛
演讲题目:城市回复力——中国新型城镇化的应具备的特性

Zimmermann先生拥有德国汉诺威技术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硕士学位以及德国施派尔公共管理大学公共管理硕士学位。

现任可持续发展政府间协会(ICLEI)都市议程主席。曾任ICLEI地方可持续政府组织秘书长。ICLEI是由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城市和地方政府组成的全世界最大的联合会,其所形成的网络覆盖了12个特大城市,100个超大城市和城区,450个大城市及450个中小城市和城镇,所涉及国家达到84个。

Zimmermann先生也是ICLEI东亚秘书处的创会理事,并负责协调ICLEI同中国各级市政府以及合作机构的相关事务。

此前,Zimmermann先生曾在德国弗莱堡环境规划机构以及德国柏林联邦环境机构中担任部门首脑,并担任“黑森林环境管理”项目领导。

Zimmermann先生是世界经济论坛城市化全球议程委员会委员;城市复原力及气候变化适应力年度“具有复原力城市”全球论坛的创始人和主席。

“城市回复力”已经成为未来负责任的城市发展的一大特质,并在国际上受到了专家界的普遍认同。

“城市回复力”是指一个城市或社区面对危机或灾害时能够存活、适应并回弹的能力。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将回复力定义为:社会或生态系统承受扰动时仍能保留其原有基础设施及其正常运行的能力,自我组织能力以及适应重压或变化的能力。

然而在城市这个大环境中,人们将更多的关注点放在了如何降低灾害,以及正在凸显的气候变化对城市的影响上。

城市弹力的基本原理非常简单:如果一个城市,遭遇地震后发生了物理坍塌,金融危机后出现了经济崩溃,一次工业事件后出现了社会经济瘫痪,亦或环境灾害后发生了生态剧变——假设在最绿色的建筑甚至最先进最智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发生了以上事件,那么投资这些建筑和基础设施的价值又何在?在规划建设一座生态城市时,如果没有同时将其建设成具有“回复力”的城市,那么即使是规模最为宏大,设施最为先进的城市规划都可能沦为一次错误的投资。

在中国政府倡导的“新型城市化”理念中,“城市回复力”应当被视为一个关键的特征。

此次发言将会列出城市回复力的重要标准、概念、方法、指导原则,以及当前我们所知的国际城市回复力的最佳典范的案例。

大会信息

● 会议时间:2014年9月23-24日
● 会议地点:中国·天津

---------------------------------------

会议日程

● 2014年9月22日全天,大会代表报到
● 2014年9月23日上午,开幕式及综合论坛
● 2014年9月23日下午,分论坛
● 2014年9月24日全天,分论坛

---------------------------------------

联系方式

● 联系人:周丽 祝美茜 孙晓晴 杨捷 常星宇 刘丹
● 电 话:010-58933559/3591/3632
● 传 真:010-58933632
● 电子邮箱:chinaplanning@163.com
dost-moc@mail.cin.gov.cn
● 通信地址:北京市海淀区三里河路9号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 100835
● 网 址:www.cityup.org

---------------------------------------

组织机构

(一)支持单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主办单位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
天津市滨海新区人民政府
(三)承办单位
天津市滨海新区商务委员会
北京邦蒂会务有限公司
北京依盖雅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支持媒体

都市微博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城市规划国际论坛 指定合作网站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 ALL RIGHTS RESRVED

通讯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转822/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09021070号

编辑器模式 文本框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