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土地的过度依赖导致金融机构面临风险

时间:2014-09-09 作者: 来源:网易财经

2014年9月7日,《财经》、《哈佛商业评论》中文版联合大众报业集团主办发起首届“齐鲁峰2014”,以“金改时代的齐鲁新坐标”为主题,围绕金融新政、国企改革、区域经济、技术革命与产业升级等议题展开讨论。

会上,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主任李铁发表了主题为“城镇化改革新路径”的演讲,他认为,在整个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跟土地的过度依赖导致了我们金融机构面临着巨大风险。金融改革能够对城镇化过去的发展,一些历史的一流问题进行纠偏和优化。

以下为李铁演讲全文:

李铁:看了今天的会议主题,我也调整了自己的发言。

城镇化涉及到很多方面,现在我们也颁布了改革的意见,也在提出其他方面的改革试点。这个和新路径有什么关系呢?没有户口,城里办信用卡进行消费就会受到一系列的限制。

第二类的,涉及到13亿标准人口,消费问题怎么和金融发展关系,这个也是人们比较关注的一件事情。还有土地制度的改革。未来2020年我们将有3亿多的发展人口,他在农村闲置着,要不要把土地、宅基地可以通过要素流动的方式进行交换,当然也带来了很大的限制。

第三个城镇化还有一个重点,就是我们各级地方政府关心的事情,我们在研究中也知道了金融机构大量的参与到地方政府改革当中。

为什么土地制度改革难以推动?为什么在地方基础设施的管理和投入上举步维艰?就是在整个城市发展的过程中地方政府跟土地的过度依赖导致了我们金融机构面临着巨大风险。

比如说房地产的风险,房地产的风险来自于哪里?首先来自于政府。我也来到山东很多回,也来过青岛,山东很普遍的现象,中等城市的房地产风险非常高,一些大量的县城地级市囤积着大量住房卖不出去。原因是什么呢?原因是政府所有的基础设施投入的来源基本上靠土地。

我们研究整个地方政府的投入资金,土地和金融关系,实际上核心问题在于土地,为什么地方政府特别热衷于去开发房地产,去推动土地的招商引资?它有两个利益中心,第一个要解决财政税收,第二个要解决基础设施建设,城市面貌变化非常快,但是这种形势能持续到多久呢?

就是因为我们一旦要解决招商引资的土地出让问题,必须要通过大规模的开发房地产,来获得大规模的土地出让金,但是结果是当我大规模的开发房地产,就会导致土地出让进的收益大幅度增加,但是摊的面积越来越大,基础设施的成本越来越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房子卖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必然会面临压力。房子卖得越高大,它的土地出让金收益越高,就形成一个不可逆转的循环。

那么怎么解决这些问题呢?一旦把土地断掉,我相信很多地方政府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未来的债务负担肯定会面临大幅度的崩盘。如果不断掉,我们现在的发展模式就会导致城市越来越大,规模越来越大,就导致基础设施管理的难度和它成本越来越高,也是面临非常大的难题。

改革的思路,就是怎么来破解这些问题,仅从金融机构的改革恐怕非常难以解决。这次国务院颁布城镇化规划中,特别提出要允许民资、外资进入我们政府垄断的企业,这是第一件事。解决了这个问题还不够,第二个还要允许政府是不是可以把一些政府的资产抵押给金融机构,企业来获取资金来源。

第三个是不是要建立直损机制,我原有规划做得很大,在直损机制前提下进一步降低我未来可能的投入成本。第四个,还是要进行价格的改革。民资外资进来,我们政府要大量的补贴地方居民的福利和各种政府投入,恐怕没有任何民资外资愿意进来亏本经营。

所以金融体制的改革和我们地方的税收政策、发展政策、城市规划政策都联系在一起,怎么样来推进城镇化的金融改革,钱从哪里来,恐怕要解决我们未来可能地方政府发展中的资金来源和各种风险问题,虽然这个问题已经提出来了,但是距离进一步的推进和操作还面临非常遥远的距离,核心在于地方政府能不能把长期发展的目标回归到可持续的低碳发展上,这可能要学习国外的经验,使我们的城市走上低碳发展的道路。

我想在未来金融改革的过程中,地方政府的发展过程中,可能有一条路径是比较容易操作,那就在新的社区建设中,实行跨界经营,社区和互联网金融进一步结合,来带动社会发展,这也是我们推动的智慧城市项目。

在跨界经营过程中来改进地方政府的管理,发挥21世纪高科技和城镇化结合,实行智慧、低碳、方便的发展路径,来调整地方政府的结构,来进行一种新的探索,我觉得在青岛可以进行这种实践,谢谢大家。

何刚:感谢李主任,从他最熟悉的城镇化的改革进行了新的阐述,他也期待金融改革能够对城镇化过去的发展,一些历史的一流问题进行纠偏和优化,尤其提到了跨界经营对我们青岛来讲也许是一次新的重要的机会,而这个新的跨界不仅会带动金融,也会带动其它的科技领域的企业共同参与其中。

(原标题)李铁:对土地的过度依赖导致金融机构面临风险


关注都市世界网微信,掌握一手新闻

本期回顾

联系我们

邮 箱 :cityup@cityup.org
电话 :010-88585610转822/803
Q Q :325178913 325178911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