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专家献策重庆打造宜居城市
重庆正日渐成为中国最大的区域建筑市场之一。在2011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中国会员大会暨建筑管理的融合与发展论坛上,来自英国的专家建议采用绿色建材、环保能源,助重庆打造生态宜居大都会。
英国皇家特许建造学会全球主席James Wates表示,据世界银行估计,未来4年内,全球50%的新建工程项目都将发生在中国,而重庆将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重庆要成为一座高效的生态宜居城市,就要在建筑设计和总体规划中,合理地运用绿色建材和一切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与能源,降低碳排放。James Wates还建议,应将建筑项目与人文有效结合,尊重居民的文化和生活特性,打造一个整合人文关怀、文明、文化吸引力的和谐环境……[全文]
沈北新区:八大工程撑起宜居宜业硬环境
沈北新区哪条路最漂亮?盛京大街!12月4日,记者在沈北新区建设局项目工程师李洪波的陪同下,驱车驶上“东北第一大道”——盛京大街。“这条大街是参照深圳‘深南大道’标准建设的城市快速路,南起蒲盛路,北至蒲地路,全长7.95公里,双向12车道,向南下穿三环高速公路和裕虎铁路后,与市区内的梅江街相接,是新区与沈阳母城沟通的一条重要通道。”李洪波兴奋地说。
如今的沈北新区,在硬环境建设中踏上了提升之旅:中心城市新都心、全域城市化步履铿锵;能源、交通等基础设施承载能力一跃达到大中城市水平;市容市貌焕然一新,管理水平跃上新台阶……一个全新的生态、宜居沈北正在由梦想变为现实。
沈北新区启动了硬环境建设的八大系统工程,即通过科学资本运作,高标准对蒲河新城供热、沈北新区生态交通进行规划编制工程;以蒲河生态智慧岛建设和蒲河水系改造为重点的生态建设工程;以沈北CBD园区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和同沈阳母城快速连接的畅通工程为重点的市政基础设施环境建设工程……[全文]
创建宜居城市 武汉再立潮头
——开展园林绿地系统建设,营造舒适的游憩居住环境。要保护利用好城市的山水资源,均衡布局城市园林绿地,为市民提供休憩、游玩场所。按照总规要求,至2020年将实现“500米见绿、1000米见园、2000米见水”的目标,形成具有滨江滨湖特色的城市。
——保护城市整体生态框架,建设生态城市。保护控制六条生态绿楔,保护自然资源、延续空间肌理,彰显个性特色,构建极富武汉特征的自然生态框架,打造成滨水生态城市和世界旅游目的地城市。
——充分挖掘城市历史文化,提高市民认同感和归属感。在城市规划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发掘城市历史,保护利用10片历史街区,彰显城市历史风貌特色,建设现代感与历史感交相辉映的特色城市……[全文]
张掖山丹实施林业生态工程 倾力打造绿色宜居环境
山丹县大力实施林业生态工程,倾力打造绿色宜居环境。近年来,该县以公园绿化为重点,建成了南湖公园、城北植物园、龙首广场、“五彩山丹”主体公园、佛山公园等一批环境优雅、绿意葱葱的特色休闲城市公园,人均公园绿地面积达到6.13平方米。
据悉,山丹县以城市街道绿化为支撑,在312国道过境段、北大路、南环路、城区各街道及山马路等主干道栽植杨树、国槐、垂柳、馒头柳、云杉、水蜡、白榆等等乔灌木260多万株,花灌木30余万株,县城街道绿化率达95%以上。以小游园建设为主,通过撤墙透绿、见缝插绿等,完善和增添街头小游园11个,摆放鲜花5万余株,增加绿化总量。组织机关单位积极开展园林式单位、花园式单位创建活动,提升绿化品位,增添景观亮点,创建市级园林化单位7个,花园式单位2个,单位绿地率达18.5%,城市绿化覆盖率达到22.5%。结合新农村建设……[全文]
甘肃秦州区长:改善民生打造西北最佳宜居城市
甘肃天水市秦州区政府区长周继军4日在此间表示,2011年,该区财政收入预计达到12亿元,政府可支配财力明显增强,这些收入将主要用于保障、改善民生,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乡居民幸福指数,打造西北地区最佳宜居城市。
秦州区位于甘肃省东南部,是天水市委、市政府所在地,也是陇东南最大的交通枢纽和物资集散地,区位优势明显,特别是随着天水至定西、天水至宝鸡高速相继开通,天水至平凉、湖北省十堰市至天水高速公路的开建,以及宝鸡至兰州铁路客运专线和天水民用机场的规划建设,该区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村村通公路是十分必要地,农民出行方便了,农产品也可以快速的运出去,先进的理念可以‘运’进来”。周继军表示,秦州区计划利用2到3年的时间,筹资近1亿元,在全区实施村村通水泥路建设工程337条1139公里……[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