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规划不知地质情
2008年汶川地震后,时任中国城市规划设计院城市规划室主任的邓东被派往灾区支持重建。到了当地,他非常惊讶地发现,同处汶川,汶川县城和映秀镇相距不过10公里,却有着完全不同的命运。
“说实话,两地的建筑质量没有太大差异,但汶川县城只有不到1/4的建筑物损毁,而整个映秀镇却几乎没有一栋成型的房子。”刚开始邓东也不太明白,后来经地震专家解释才了解,原来是城镇规划的选址存在问题。
据北京市城市规划协会秘书长高毅存介绍,建筑物对地震的抵御程度,不仅取决于结构、强度等自身因素,还与建筑物的选址、朝向密切相关。一般来说,与地震所处的断裂带“同向”,损毁最大;如果与断裂带走向交叉而过,则相对损失较小。这个理论极好地解释了大家在汶川和映秀看到的不同景象。据勘察,四川龙门山断裂带的基本走向为西南—东北走向。映秀整个镇子基本也是按照这个走向建设的;而汶川县城则是沿着西北—东南方向建设。因此在遭遇强震时,两城的命运迥异——前者基本没有建筑物幸存,后者除两方向交叉地带的区域外,建筑物基本能够保持不倒塌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