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空间”的构词解析理解:“空”,有虚无、空旷、广漠、向四面八方无限扩展而又可容纳其他元素之意;“间”为“门”和“日”之内构形,犹如两扇门之间透进日光,既有“空隙”之感,又有隔而不连的语意。“凡虚空皆气也,聚则显,显则人谓之有;散则隐,隐则人谓之无。”(王夫之《张子正蒙注·太和》)此处以气寓空,乃是指一充实界面的内空体。“气”,亦即空间力,是由人的视觉心理要素所致。“空间”,若以物理学、生理学、心理学要素为原点去理解,则是时间与空间、理性与感性、物质与意识的高度统一。
所谓“空间构成”,则涵括了物理空间和心理空间两大方面的内容。其中,物理空间是指由物质实体所界定围闭的空间;心理空间则是由物理空间的位置、大小、尺度、形态、色彩、材质、肌理等视觉要素所引发的力象空间感受。“构成”,则是通过形态分析方法所获得的空间创造技巧,以“形态——人——空间”的有机统一性为原则,以人类所特有的综合能力和独创能力去变更置换形态元素,进而探索新的空间形态组合形式与规律。空间构成通过逻辑性抽象思维与形象思维的有机结合,大大提升了设计者空间形态构想的时效,是行之有效的培养建筑、环境艺术、展示设计等三维空间设计师的学研法之一。通过对空间构成概念、方法、规律、工艺、技巧的学习与研究,可以获得个人创造性能力的开发、空间意识的加强、空间设计与表达技巧的提升等方面的综合性功效。
开发个人的探索精神和提升个人的综合素质是21世纪创造型设计人才的培养重点。本书的著述,在介绍基本概念、原理、构成法则与应用的基础上,也在尽力试图以探讨、引导的形式贴近新世纪的要求。但由于学识所限,加之时间仓促,欠缺或谬误之处在所难免,衷心期望前辈、同志不吝赐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