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标题文档
 您的位置:首页 >>文献 >>城市规划 >>
 
仇保兴:城市生态化改造的必由之路——重建微循环
基本信息
文件大小: KB 文件格式:
文件作者: 发布时间:2013-09-10
责任编辑:都市世界 下载次数:0
所属分类:首页 >>文献 >>城市规划 >>
【更加丰富资料 进入网站讨论区】
点击下载:若无法下载,请关闭“雅虎助手”或同类软件后再试
[下载]
 
0

重建微循环

——城市生态化改造的必由之路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 仇保兴

【摘要】我国城市的发展面临着转型的要求且已具备转型的条件,转型总的思路就是从工业文明转向生态文明。本文从微观上的能动性出发,提出重建微循环是生态文明时代下中国城市人居环境发展历程中一个不可缺少的环节,进而从微降解、微能源、微交通等十个方面阐述了城市微循环变革的趋势。

人居环境科学的发展有两种思路:一是整体论。长期以来我们试图从整体上、宏观上、高层上来对人居环境进行系统的设计、对各种资源进行整合。这种思路并没有错,因为我们缺乏用复杂科学的办法来对人类聚居的模式进行整体地、系统地把握与分析。二是应立足于组成城市的最基本元素——人与人以及人与物微观行为分析。复杂科学告诉我们一个真理,即一个自组织系统为什么会产生转型、涨落和演进等现象 ?组织机制是根植在这个系统中最基础的元素,也就是人居环境中人的能动性,人与人之间的相互作用,这些作用导致了城市特定的演进轨迹,这是理解人居环境科学的另一个着眼点。所以宏观与微观这两种研究思路都不能偏废,该学科的发展趋势是在于宏观的整合协调与微观的能动性分析相结合。


打印网站论坛 【字体: 】 【发表评论】 【关闭
更多关于 仇保兴:城市生态化改造的必由之路——重建微循环 的资料
· 国外资源型城市成功转型的案例分析与比较 [2007-11-09]
· 本溪:探索生态化改造之路 变身“国家森林城市” [2010-04-30]
· 李迅:中国城市低碳生态化还需20年 [2013-05-17]
· 呼伦贝尔:工业城市向生态化国际型城市转型 [2010-05-30]
· 刘庶明:资源型城市转型是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的难点与焦点 [2012-11-09]
 
热点专题

资源型城市生态化转型道

进行中的“京津冀一体化

智能交通让城市发展更美

楼房坍塌,“快餐式建筑
行业人物.
学术论文
电子图纸
工程案例
丹佛艺术博物馆住宅
The Museum Residences是由美国著名建筑师Daniel Libeskind设计的。… [详情]
软件下载
考试信息
规划论坛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城乡规划管理中心  指定合作网站   城市发展与规划大会  官方网站
主办: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CSUS)  承办:沃德高科(北京)科技有限公司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微信 Add to Google
Copyright ©2007-2009 CITYUP.ORG.All Rights Reserved. 
通信地址: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北附楼312室(100835)
联系信箱:cityupcityup.org  传真电话:010-88585380
服务热线:010-88585610/11/12转803  QQ:325178919  325178913
版权所有: 都市世界-城市规划与交通网
京ICP备12048982号-3   京公安网备11010802020994号
关闭欢迎关注都市世界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