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最新完成的《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称,中国正在形成23个城市群,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于国际公认的6大世界级城市群。让我们共同关注中国城市群的崛起!

中国城市群发展迅速增至23个 功能定位日益清晰

对于“城市群”概念,国人并不陌生。而我国总共有多少“城市圈”?却未必人人皆知,并且可能有多种答案。
    “十大城市群”。5年前的2007年,国家发改委相关研究员在媒体撰文指出,“中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并预测若干年后,“中国五城市群可能进全球十强”。
   “23个城市群”。5年后的今天,一份《2010中国城市群发展报告》(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发布)指出,目前中国正在形成23个城市群,其中,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已跻身于国际公认的6大世界级城市群。
   从“十大”到“23个”,只用了5年时间。近年来我国“城市群”正呈现出迅速发展态势。


    所谓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两个(有少数的城市群是多核心的例外)特大城市(小型的城市群为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城市群是相对独立的城市群落集合体,是这些城市城际关系的总和。城市群的规模有一定的大小,都有其核心城市,一般为一个核心城市,有的为两个,极少数的为三四个,核心城市一般为特大城市,有的为超大城市或大城市。
    城市群(又称城市带、城市圈、都市群或都市圈等)指以中心城市为核心,向周围辐射构成城市的集合。城市群的特点反映在经济紧密联系、之间的产业分工与合作,交通与社会生活、城市规划和基础设施建设相互影响。由多个城市群或单个大的城市群即可构成经济圈。

城市群分类

一、城市群按规模和层次可分为超级城市群(顶级城市群、特级城市群、超大城市群,一般为城市带,例如长江城市带)、一级城市群(大型城市群,例如美国东北部大西洋沿岸城市群和中国的长三角城市群)、二级城市群(中型城市群,例如川西城市群)和三级城市群(小型城市群,例如川南城市群)等。
-------------------------------------
二、城市群按形态和结构可以分为星系城市群(一般为单核城市群,例如武汉城市群)、带状城市群(又叫城市带,可以是单核城市群,例如川西城市群;也可以是双核城市群,例如成渝城市群)、扇形城市群(一般为单核城市群,例如川中北城市群)、葡萄串城市群(例如杭州湾城市群)等,这些城市群其中又有单核城市群(例如川西城市群)、双核城市群(例如渝蓉城市群)和多核城市群(例如川南城市群)。

部分城市群的竞争

城市群较量
今年一开年,包括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江苏、上海、浙江等在内的东部沿海经济发达地区,主动调低了“十二五”期间GDP增长目标。这些地区的一个共识是,在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基础上,让更广大的群众民生不断改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从而共享科学发展成果。



让城市群参与全球经济竞争
研究发现,进入21世纪以来,北京、上海、天津、南京、杭州、广州、深圳等建设世界城市国际竞争力提升的速度相对放慢。原因是,我国建设中的世界城市竞争优势的取得都处于从生产要素导向、规模导向,向创新导向发展方式转变的新阶段,这个阶段碰到了不少麻烦。

楚韧:城市群是利益共同体
尽管象征经常是我们自己制造的,国旗从来表达着美国共享的信念??维持人类精神的法律、和平与自由的信念。本案的决定迫使我们承认这些信念的代价。一项痛苦而又基本的事实是:国旗保护那些蔑视它的人。
--------------------------------------------------------------------------------------------------------------------------------------------------------------
pic
长三角洲城市群
它以上海为中心,南京、杭州、宁波、苏州、无锡为副中心,包括江苏的扬州、南通、无锡、苏州、常州、徐州、连云港、盐城等,浙江的嘉兴、湖州、绍兴、 温州、台州、金华、衢州、合肥、马鞍山,包括安徽、江苏、浙江和上海市,以沪杭、沪宁高速公路以及多条铁路为纽带,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长三角跻身6大世界级城市群 繁荣背后弊端凸显
据中国之声《全球华语广播网》报道,随着社会的发展,城市群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也正在日益显现。对于“城市群”概念,国人并不陌生。而我国总共有多少“城市圈”?却未必人人皆知,并且可能有多种答案。5年前的2007年,国家发改委相关研究员在媒体撰文指出,“中国将形成十大城市群”,并预测若干年后,“中国五城市群可能进全球十强”。



尹汉宁:“长江中游城市群建设具有多重正外部性”
英国著名经济学家马歇尔(1920年)最早提出了外部性的概念。他指出,产业的增长,特别是产业地理集群的形成,很大程度上得益于集聚所产生的外部经济效应。而已经形成的产业集群又具有其他非集群经济区域所不具备的正外部性,即集聚的外部性、创新的外部性、市场的外部性、规模的外部性、功能的外部性。

速度改变一切 长江中游城市群融合将加快
汉宜铁路此番通车,对促进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的产业结构调整将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沿海地区的生态环境、土地资源、劳动力成本等都存在着巨大的压力,高铁的开通可以促进中西部地区与沿海进行更好的对接,促进中西部地区发展外向型经济”。
---------------------------------------------------------------------------------------------------------------------------------------------------------------
pic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
    以广州、深圳、香港为核心,包括珠海、惠州、东莞、清远、肇庆、佛山、中山、江门、澳门等城市所形成的珠三角城市群,是我国三大城市群(其它两个是长三角城市群,京津唐环渤海湾城市群)中经济最有活力、城市化率最高的地区。
珠江三角洲地区改革发展规划纲要(2008-2020年)
珠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中心区域,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开放大局中具有突出的带动作用和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下,珠江三角洲地区锐意改革,率先开放,开拓进取,实现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性跨越,为全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大珠三角城市群”规划提速
广东省委书记汪洋日前在广东省第十一次党代会上提出,将推进与港澳更紧密合作,联手打造更具综合竞争力世界级城市群。记者从广东有关权威部门获悉,目前正推动与港澳联合研究「一国两制」条件下世界级城市群内涵、特征和发展策略,开展世界级城市群总体规划框架和重要专项规划编制工作,并拟上报中央争取特殊政策支持。

珠三角金改创新助推广东经济转型
6月底,《珠三角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已获政府批准,并将于近期公布。其政策力度涉及城市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农村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城乡统筹发展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等方面。笔者认为,珠三角金改创新将助推广东经济转型。

借鉴及思考

专题质量调查
未来将是城市群主宰的世界
对一个区域、一个国家乃至世界经济,城市群有着怎样的影响?从成长、发育到成熟,一个世界级城市群必须具备怎样的条件?记者专访了中国科学院城市地理研究中心主任方创琳教授。



世界六大城市群改变世界
最新的《世界城市状况报告》指出,世界各地的城市群正渐渐汇聚成更大的“超级都市区”和“超级城市群”。“在全球城镇化进程与经济全球化进程加快的双重过程中,城市群的快速扩张已成为带有普遍意义的不可阻挡之势。”

日韩两国区域和城市群发展的经验值得借鉴
日本和韩国都在经济高速发展时期经历了快速城市化,这与我国情形极为类似。为推进城市群的建设,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可借鉴日韩两国在国土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区域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中央地方关系的调整、城市群发展、城市化过程中的土地征用等方面的经验。

时间:2012-07-18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