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6月3-9日 都市世界 “一周热点” 第四十一期  
   首页>> 关注往期

    从“酸雨之都”到“宜居城市”

    人类社会从传统农业经济向现代工业经济转型的过程中,往往会面临一个难题,即如何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是走“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还是通过调整经济结构,实现二者协调发展。柳州作为西南地区的工业重镇,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由于片面强调生产,忽视环境保护,被称为“酸雨之都”。经历惨痛教训后的柳州开始反思,发展为了什么,如何发展。

      通过工业的转型升级以及碧水蓝天工程的实施等,再加上政府重视、企业担责、全民参与三者的联动作用,柳州最终走出了一条工业与生态和谐共生的新路,建成了一座经济发展、生态良好的宜居城市。为进一步深入总结和推广“柳州经验”,从而为美丽中国的建设发挥示范作用,光明日报与柳州市委、市政府于近日共同举办了“工业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关于‘柳州经验’”座谈会。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柳州市近年来经济发展、文化建设、生态文明等问题进行交流与探讨,并提出一些颇有价值的建议和对策。本版特刊登各专家学者的发言摘要,以期对读者有所启发。

      作为工业城市,柳州不沿海不沿边,不是资源富集区,既要发展工业经济,又要保护好环境,出路就在于科学发展,通过真抓实干,把柳州打造成为“生态工业柳州、宜居创业城市”。基于这样的认识,市委、市政府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全面发展的布局,实现工业可持续发展和人居环境持续改善……【详细

查看更多
一周热点新闻

科学的城市规划与交通需求管理并重

  要想从根本解决城市交通拥堵问题,必须发展绿色交通,必须从顶层的城市规划入手,先要设计好支撑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交通规划。具体到北京,应该大力发展轨道交通,并把城市功能区尽可能设置在轨道交通枢纽周围,要在轨道交通环线(特别是10号线)与轨道交通放射线交汇点进行高密度开发。【详细

研究显示:低碳环保可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我国地区和城市层面存在过度重视经济社会发展,而忽视低碳、环保重要性的现象。低碳和环保对社会可持续发展其实是一种促进而不是约束。这是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和河北大学通过对中国低碳环保发展指数进行研究而得出的结论。【详细

住建部今年将要从六方面来推进建筑节能

  建设部综合勘探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节能研究院院长崔俊奎昨日在京交会“2013中国国际节能服务洽谈会”上表示,目前我国建筑能耗已超过生产能耗,住建部今年将从提升新建建筑节能质量、推进“绿色建筑行动”、加大公共建筑节能管理等6个方面推进建筑节能。 【详细

仇保兴:新型城镇化应明确不能犯硬性错误

  1984 年,我在温州最大的县乐清县当县委书记,乐清没有资源或者区位优势,不靠近香港,改革之初我们基础不好、也没有本金,甚至有半数人都生活在贫困线之下。然而就是在这种情况下,从乐清走出了正泰、德力西这样全国知名的工业电器企业,百万温州人用自己的双手和智慧创造了“温州模式”,促成了温州经济的崛起。【详细

城镇化再造十大城市群 新增区域偏中西部

  记者采访获悉,更多的国家级城市群也会在这十年出现,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是目前已有的国家级城市群,而新增的国家级城市群也很有可能会出现在中西部,目前长江中游、成渝、东北、广西、青海、陕西、甘肃等多地已经开始争抢这一指标,但在《规划》出台之前,谁入围国家级还有不少变数。【详细

查看更多
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