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印发
为统筹推进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国务院近日印发了《全国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规划(2013-2020年)》(以下简称《规划》)。12月3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国家发改委副主任杜鹰、国土资源部副部长胡存智、财政部预算司司长许宏才就《规划》有关情况进行了详细解答。
《规划》是我国首次出台关于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国家级专项规划。杜鹰表示,资源型城市要率先建立五大长效机制:第一,规范开发秩序,建立资源开发秩序的约束机制;第二,价格形成机制。建立能够充分反映或者全面反映市场供求关系的,反映要素或者资源稀缺程度的,和反映生态环境损坏成本的资源性产品的价格形成机制;第三,资源开发的补偿机制,也包括生态补偿机制;第四,利益分享机制。利益分享机制目前而言核心是进一步推进资源税改革的问题;第五,接替产业的扶持机制。国家发改委已经设立对资源型城市接续替代产业发展的扶持专项,已经投入了21亿元,带动了社会资本总共300多亿元,是对促进资源型城市尽早建立多元化的产业结构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杜鹰指出,资源型城市,普遍存在资源型产业“一业独大”的问题。产业结构不尽合理,资源型产业占的比重非常大,不利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国家发改委统计的262个资源型城市中,矿产资源开发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在25%左右,比全国的平均水平高了一倍多。而第三产业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低了12个百分点……【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