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人入住能拯救“鬼城”吗?
8月底9月初不到一周的时间内,来自全国政协及国务院政策研究室的两个高规格调研组频频造访鄂尔多斯,调研的主题无一例外地围绕鄂尔多斯当前的楼市困局展开。据记者实地采访了解到,两个调研组在与鄂尔多斯各部门座谈的过程中,得到的最多反馈是“鄂尔多斯目前的大面积存量房消化至少要三五年甚至更长时间”。而针对当前鄂尔多斯房地产困境,各界给出的会诊结果是:大规模“引资”和“引人”。从表面上讲,尽管当地启动“引人”行动,似乎对破解鄂尔多斯空置房危机,能立竿见影。但倘若往深处分析,靠大规模人口迁移恐难从根本上拯救“鬼城”,且极有可能适得其反。首先,人从哪里来?在鄂尔多斯“三区”规划的蓝图中,当地政府正谋划将靠近沙漠的生态脆弱区农牧人口,整体搬迁至鄂尔多斯市旗所在地,作为城镇化进程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全文]
城镇化建设:靠什么破解“空城计”?
破解“空城计”,新城建设首先应回归以人为本。美国著名社会学家英格尔斯提出过这样的一个思想,即人的现代化是整个社会现代化的核心。今年4月在昆明举办的中国绿公司年会对于“城镇化”的讨论中,与会嘉宾也提出,城镇化要解决3个转换:居住方式的转换,生产方式的转换,身份的转换,将农民变成市民。这个过程,应是政府引导,市场主导。从现实出发,也只有人口在城市中聚集,才会产生显著的规模经济效应,才会有所谓的“城镇化红利”。所以,“人”才是城镇化最主要的因素。这就要求,新城需要摒弃形象工程,重视人居功能,加大民生投入。其次,只有产城融合式发展,工业化和城镇化双轮驱动,才能让城镇化可持续,这一模式已逐渐成为共识,也是中国城镇化实现健康推进的路径所在。实现产业先行,同时重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的建设……[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