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镇化要厘清城市发展边界
近期关于城市发展的一条新闻引人关注:由于城市人口、用地逼近极限,上海市将启动新一轮的城市总体规划编制。
改革开放后,我国城市的人口聚集、规模扩大、财富积累,使大多数城市居民在享受城市快速发展成果时,也不得不忍受随之而来的交通堵塞、空气污染、绿地难寻、房价高企等诸多“痛处”。面对新一轮城镇化进城加速,越来越多城市正朝“国际化都市”目标迈进过程中,有必要借鉴北上广等特大城市发展中走过弯路的教训。其中,厘清城市发展边界,让城市发展有序、有度,显得尤为重要。
粗略归纳分析,城市规划的边界至少体现在三个层面。首先是物理配置。根据城市区域实际和发展预期,明确城市要发展多大面积,盖多少栋大楼,修多少道路等物质基础的配置规模。弄清楚属于基础性边界,才能为发展要素“精细化”配置打好基础,否则极易再度陷入“铺大饼”式发展模式。
其次是环境承载。城市人口规模该如何根据城市发展进行合理调控,城市发展所需哪些类型、多大规模的产业支撑,节能低碳与污染控制应如何与经济增长相协调,这些都应成为城市规划中的保障性限定条件,形成一条条不可突破的生态保障“绿线”……【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