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3月3-9日 都市世界 “一周热点”第六十九期  
   首页>> 关注往期

    防治城市病要瞄准定位守住规划

    全国两会正在召开,城镇化成为代表和委员们关注的话题。对于如何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代表和委员们纷纷建言献策。

      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城镇化工作。去年年底,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召开,提出了推进城镇化的主要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日前在北京考察时提出了一系列要求,强调城市战略定位和规划问题。他指出,要明确城市战略定位,坚持和强化首都全国政治中心、文化中心、国际交往中心、科技创新中心的核心功能。考察一个城市首先看规划,规划科学是最大的效益,规划失误是最大的浪费,规划折腾是最大的忌讳。

      习近平总书记的要求突出了城市定位和规划的重要性,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既由城市病问题倒逼而来,更是促进城镇化健康发展的根本之策。不仅针对北京这样的特大型城市,对其他城市同样适用。

      每一座城市,都是由一个坐标、一张图纸发展起来的。定位就是城市的坐标,规划就是城市发展的路线图。如果定位出现偏差,如果规划不够科学,城市就不会健康,城市病就会随之产生。人口过多、大气污染、交通拥堵,已经成为全球很多城市的顽疾。我国一些城市在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城市病。为了治疗城市病,各级政府尝试了多种招数,却似乎收效甚微,甚至适得其反。比如,为了缓解人口压力,北京市建设了回龙观、天通苑这样的新城,人们早上涌到老城,晚上又涌回新城,老城压力有增无减,新城却成了睡城。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近日一针见血地指出,这类新城是失败的。再比如,为了缓解交通压力,北京等大城市限行、限号、铺路、建地铁,各种方法都尝试了,但交通拥堵情况并没有得到明显改善……【详细

查看更多
一周热点新闻

城镇化消化不良问题急需治理

  符合进城人群胃口的是包子,但市场提供给他们一个又一个西式汉堡。推论只能是,这些房子不是针对城镇化的现实发展需求而建造的。很多房子项目都打着城镇化的旗号,但是城镇化最大的人口变化趋势却被排斥在有效需求之外。未来的人口结构变动,可能会导致对房子的消化能力更差而不是更好,那么,这些房子让谁去消化?【详细

李克强:要重视城市特色 避免千城一面

  在城市快速发展的浪潮中,我国不少城市不约而同地大拆大建。城市化的速度惊人,同时大量缺乏特色、无风格、布局毫无新意的建筑在国内城市拔地而起。美国建筑大师沙里宁曾经说过:“城市应该是本书,从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可以看出这个城市居民在文化上追求什么。”可见,一个城市的面貌不但在展现着城市性格、地区人民的智慧,更汇聚了人们的精神文化追求。 【详细

住建部揭调控四字谜:热点城市严格限购

  3月6日,全国政协委员、住建部副部长齐骥对政府工作报告中有关房地产部分作出了权威解释,并揭开了姜伟新部长“双向调控”的四字谜。此前,上证报两会报道组独家采访住建部部长姜伟新时,他对今年房地产政策给出了“双向调控”四字谜,还说政策看政府工作报告。 【详细

九部委:着手城镇化规划逐步放开户籍制度

   国家发改委经商教育部、民政部、人社部、国土资源部等九部委答复称,在土地征用过程中更加注重对被征地农民的利益补偿和对失地农民的就业和生活保障,使农民共享城郊土地增值收益,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详细

高吉喜:治霾需重视城市生态安全布局

  2013年以来,我国常常陷入“十面霾伏”,其中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为雾霾集中爆发区域。“集中、高强度的污染排放无疑是主要原因,但不能忽视的是:城市的不合理布局为大气雾霾的区域性爆发提供了极佳的温床,是造成区域环境污染的重要根源之一。”全国政协委员、环保部南京环科所所长高吉喜说。 【详细

查看更多
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