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镇化过程中不能缺失的灵魂环节
当前中国正处于城市化的关键发展阶段。在这样一个转换时刻,执政党需要唤起强烈的城市意识和城市自觉,努力学习和认识城市的性质和规律,逐步将执政的社会基础转移到复杂而多元的城市人群,建立起新的治理模式。执政党正面临“第二次进城”的考验。这一次进城,主要挑战来自城市社会和文化问题的治理。就其难度和挑战的艰巨性而言,丝毫不亚于建国之初的“第一次进城”。
在这一新的城市管理视野中,城市文化是不可或缺的一环。事实上,城市文化已经成为城市化进程中暴露出的诸多问题的症结所在。也可以说,执政党第二次进城面临的主要考验,就是要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将更多的精力转向城市社会和文化问题的治理,从发展主义的“GDP冲动”转向文化家园的“灵魂探索”。
城市文化的缺失,是现有体制和力量格局的反映。城市文化受制于各种形塑力量的综合博弈。某个历史时期的主导性力量往往决定着城市文化的形态。改革开放前,中国的城市化进程服务于社会主义工业化,国家和行政力量占据主导。这个阶段的城市文化形态,也相应地带有强烈的行政主导和全能国家色彩。
改革开放打开了社会的活力,但首先得到最充分体现的是资本和商业的力量。这两股力量开始成为城市化的推动力量,并与行政权力合作,一起塑造了城市文化。目前占据着主导地位的,就是这两种力量的联盟。而社会自身的力量仍处于发育阶段,其组织化的程度和自我治理的能力,都还处于初级阶段,有待进一步发展……【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