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2-28日 都市世界 “一周热点”第七十九期  
   首页>> 关注往期

    生态城市绿皮书:健康是发展前提

    在中国城镇化进程中,支撑城市发展的生态环境日益脆弱。“人的自然健康是绿色发展的首要前提,生态环境是人的自然健康的最基本保障。”生态城市建设应遵循:在源头上建立有效防范的制度,在过程上建立严密的监管制度,在后果上建立严厉的责任追究和赔偿制度。建立健全三大制度体系,构建生态城市治理体系。一是建立健全源头严防的城市生态保护制度体系,明晰城市自然资源的产权和管理体制;二是建立健全过程严管的城市生态保护制度体系;三是建立健全后果严惩的城市生态保护制度体系。

      在由王伟光、张广智、陆大道、李景源、阎晓辉担任顾问,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新近推出的《生态城市绿皮书:中国生态城市建设发展报告(2014)》中,刘举科、孙伟平、胡文臻等专家提出:“人的自然健康是绿色发展的首要前提,生态环境是人的自然健康的最基本保障”。雾霾、城市病治理是一项综合工程,需要强化制度、创新技术,并以持之以恒的决心来实现。

      专家们指出,我国进入了城镇化快速发展的阶段。2013年,我国城镇化率达到53.73%。但同时,大范围长时间雾霾肆虐,“城市病”日益加深的严峻现实令人忧虑。绿皮书仍然坚持生态城市绿色发展理念与建设标准,坚持普遍性要求与特色发展相结合的原则,用动态评价模型对280多个大中城市进行考核评价,评选出生态城市健康发展100强和特色发展50强,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分类评价,分类指导,分类建设,分步实施”。【详细

查看更多
一周热点新闻

警惕乡村规划设计陷入“城市化”误区

在我国,只有城市规划设计院,甚至大学里关于规划设计的教育也主要是为城市规划设计和建设服务的。因此,从事农村规划设计和建设的专业人才极度缺乏。在大规模的乡村建设开始之后,城市规划设计院和大学里的规划设计人才下乡进村,“农村城市化”便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详细

城市规划岂能像玩“过家家”

云南省河口县有一个名为“中国——东盟河口国际旅游文化景观长廊”的项目,这个项目于2011年2月完工,被当地誉为“边境明珠”,总投资额为2.7亿元。但短短三年之后,日前,该项目开始动工拆迁,拆迁补偿费用保守估计要3亿元左右,甚至超过了建设费用。【详细

当“垃圾危机”遇到邻避主义

对于垃圾围城,似乎存在“看不到眼里,就急不到心上”——现有的垃圾处理设施,比如垃圾填埋厂、焚烧厂都远离居民区,一般的市民仍然每天看到小区内的垃圾被清运干净,眼前没有感觉到“危机”。但是实际情况是,垃圾处置情况已经很危急,稍稍调查我们就知道,很多大城市屈指可数的垃圾处理设施,已经到了报警的地步,再不设法突破处理瓶颈,后果不堪设想。【详细

欧盟如何一盘棋治大气?

在京津冀环保一体化方案即将出台之际,经济一体化背景下的环保一体化成为热点议题。纵观国际,欧盟经过多年探索实践,在环保一体化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其中欧盟的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立法较为完善,其制度和机制也比较健全,值得我国借鉴参考。本文对欧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的立法历程、法律制度和法律机制等方面进行了介绍,希望对我国区域环保一体化实践有所借鉴。【详细

东京血脉之轨道交通图

日本东京都市圈以东京市区为中心,半径80公里,总面积1.34万平方公里,由东京都、埼玉县、千叶县、神奈川县共同组成。全国3.5%的面积上生活着全国27%的人口,并创造着日本三分之一的GDP。东京都市圈的城市化水平高于80%。【详细

查看更多
他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