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交通规划
本次交通规划配合该地区的城市更新计划,以深入细致的现状调查为基础,通过模型预测及对城市中心区交通特征的研究,交通需求与供给平衡分析
对人民南路地区晚高峰小时交通需求预测,也对高峰小时进出罗湖口岸地区单向交通流量进行了预测,同时也对人民南路地区道路通行能力进行详细的分析。提出人民南路地区的交通发展策略与交通改善方案,并利用微观仿真系统对其进行科学评价。
将人民南路改造为以公交和步行为主的商业街,提高南湖路功能等级,打通微循环道路,改善交叉口设计。
形成以南湖路和嘉宾路为“十字架”、与深南东路、东门南路、春风路和建设路形成“田字形”的主要交通干道系统,在“田字形”主要交通干道系统的每个“口”字形内,结合主要干道的功能特点,形成右进右出的地块内部微循环交通组织。
针对停车场总量不少、分布不均,收费政策不合理,部分停车场空置率较高,路边咪表停车占用道路资源等问题。完善停车设施管理,合理布置路边停车,建立停车泊位配给制度和科学的收费政策以及完善的停车诱导系统。
交通规划将过境交通分流到外围的道路上,降低人民南路和嘉宾路的交通量,从而降低该地区的交通拥堵。另外,利用街坊内部道路系统组织微循环交通,可以激活近50%的支路资源。
明确提出人民南路地区以公交的出行方式为主(占70%以上)。
公交线路布局在区域范围综合考虑,站点的位置与地铁出入口和大型人流集散点结合,增加部分公交站点,减少单个站点的停车数,组织环人民南路地区的观光巴士。
结合地区的环境改造,建立便捷、宜人的立体化步行系统,并通过地下通道和二层步行天桥分别与罗湖口岸和东门步行街连在一起。
对人民南路地区的出租车系统进行科学规划,对该地区交通关键节点进行改善设计,从而提高地区的可达性。
交通改善规划方案实施后,人民南路地区的交通可达性将有一定的提高。15分钟内机动车出行覆盖范围增长了18%,30分钟内机动车出行覆盖范围增长了6%。15分钟内公交出行覆盖范围增长了7%,30分钟内公交出行覆盖范围增长了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