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字轴线
以新源大街和兴华大街构成十字型轴线形成整个区域形态骨架。
兴华大街是大兴的脊梁,它将新旧区连接,一端承载着大兴的过去,一端肩负着大兴的未来。兴华大街西延线的建设将成为核心区最重要的发展动力之一。
绿岛
大量的商业办公楼宇群,公众活动空间,公共娱乐建筑,以及地区标志性建筑物,集中于两块大型绿色开敞空间中间的地区,通过规划设计形成“绿岛”的城市意象。此外通过市民广场的联系,建立指向东侧政府前广场的绿轴。
小镇肌理
绿岛以外的区域,其土地开发强度、街道与建筑尺度、外部空间、城市肌理都迥然不同,与绿岛区形成强烈对比,形成特色小镇的生活氛围。在街区的划分与街道设计上充分考虑人性尺度。
2.网络化的绿地景观系统
绿链
基地中的小龙河贯穿建设区南北,好似一条绿色项链将基地东侧地区主要功能用地串连起来。规划充分利用这一自然优势,一方面将主要居住用地沿小龙河两侧布局,另一方面利用小龙河宽约90米的河流生态区域,将社区公共服务设施结合绿带布置,使得所有的居住空间都有便捷的通往公共休闲绿地和设施的途径。小龙河与两大开敞绿地连通,周边地块内的公共绿地基本都以东西向为主,在整个基地内架构了一个贯通的绿化网络。
水系
埝坛水库,小龙河与人工水管干网形成一个闭合的水循环系统。经过水管网收集的雨水、中水经过初步处理后回灌埝坛水库上游的湿地中,利用湿地的天然自净能力进行曝氧和二次净化。天堂河污水厂将处理后净化达标的出水通过天堂河回灌至埝坛水库,同时在埝坛水库和小龙河中采用防止地表水微污染等工程技术手段。
3.关注市民生活
绿色空间可达性
可达性已经成为衡量绿地系统设计和景观设计是否成功的重要指标,也是衡量人居环境质量的最重要标准之一。核心区几乎所有的地区都满足健康成年人步行5分钟(400米)即可到达户外公共绿色空间的要求。85%的居住社区可以达到距离户外公共绿色空间280米(老人和儿童步行5分钟的距离)的要求。
连续步行空间
创造连续的步行空间是本次城市设计的一个重点,利用基地本身的高差建立人车分流的交通组织系统,获得连续不受干扰的步行空间。埝坛水库原有堤坝通过平台联系绿岛区二层楼面,同时将该区建筑的主要步行出入口设在此层,平台上设置广场、休息平台等外部活动空间。此外,步行空间在地面与公共绿地充分结合,与机动车次干道及支路“错位”组织,将机动车对步行的干扰程度降低到最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