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单位: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
完成年份:1998年
用地规模:1.73平方公里
规划背景
随着杭州城市发展与用地功能结构调整,有关部门决定将原有市区部分省属高职院校搬迁至滨江新城,建设省属高教园区。园区用地规模1.73平方公里。
规划方案特点
本次规划以高教园区开发建设为契机,借鉴国外大学城发展建设经济的经验及结合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趋势,在国内较早地提出了“在集中设置的高教园区中,园区设施的功能整合、资源共享及高校后勤设施社会化、市场化”的规划理念,并根据这一理念,对高教园区的规划原则、规划性质、用地指标、功能布局等要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与探讨。
(1)发展模式,提出了区域关联的概念,园区设施建设应充分考虑其对社区与城市的资源共享性与开放性。
(2)功能模式上,提出了整体性功能概念,即园区设施的资源优化与共享,其内容主要体现在社会化与市场化两方面。
(3)布局模式上,提出了开放动态的概念,即打破旧有了“一院一墙”传统管理模式,实现园区的开放性、融合性。
(4)园区环境意象上,提出了建设与园区文化氛围相适应的高质量环境载体,营造特定环境的场所感。
(5)用地布局要素:根据园区社会化、市场化的要求,对高校3项建设用地、11项校舍设施按高校间、高校与社区及城市间的社会化与市场化程度进行分析、研究,提出了校区建设用地、学生公寓用地、公共服务设施用地(商业服务业、旅游业、文化娱乐、体育场馆、医院、科研设计)、公共绿地等几大类,通过布局要素的重组与整合,实现了园区资源的集约化、共享化,高校后勤服务设施的社会化、市场化。
(6)园区用地指标:本规划参照国标,结合高校发展趋势,通过市场化、社会化布局,确定园区学生人均用地指标为59-65平方米,校区建设用地的容积率为0.4-0.7。
通过对规划原则、布局要素、用地指标等方面的科学研究与探讨,为总体布局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园区总体结构上形成以园区中心绿地为核心,由内而外依次为中心公建服务区、学生公寓区、校区的圈层区紧凑型结构,使整体形象赋秩序于生动、严谨于活泼之中。

杭州市滨江高教园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用地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