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制单位:上海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规划面积:30公顷
完成年份:1982年
规划背景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上海为贯彻对外开放,对内搞活经济的方针,体现外引、内联、改造、开发的原则和建设几个中心,带动城市改建的设想,市政府决定在虹桥新区集中建设外围驻沪领事馆,作为对外政治活动新区,同时为发展对外经贸、旅游的需要,规划建设外商办公、公寓、旅馆等建筑和设施。虹桥新区规划先后于1979年、1980年报市建委,1982年报市政府,同年11月经市政府批复原则同意。
规划特点
(1)虹桥新区地处内环线西侧、虹桥机场入城干道延安西路边,距市中心6.6公里,土地资源十分紧缺,可供开发的用地仅约30公顷,规划吸取国外先进经验,相对集中、综合开发;节约用地,提高层数,增加地区建筑容量。规划十分重视环境建设和综合功能的发挥,安排花圃、绿带和文化、体育设施,增加了国际交流功能,使新区建设实现高速度、高质量、高效益。
(2)领馆、旅馆、综合办公楼、高层公寓及商业文化建筑组群等组合配置得宜,停车库位及市政配套设施充足,车辆进出口、人行天桥等考虑得当,使新区的综合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3)规划实践中运用城市设计理论,布置双塔作为入区地标建筑,对街坊内建筑空间作了认真推敲和有益的探索。
(4)在上海市规划管理实践中,对各时期各类用地实际建设容量作了抽样调查分析,初步收集了国外大城市规划法规,就用地分类、容积率、建筑密度、沿街建筑高度、建筑间距等控制进行了初步研究,在尚未建立全市性土地使用区划法规的条件下,虹桥新区规划率先作了定性、定量控制,提出土地细分规划,全国划分为3个区、34个地块,可进行建筑开发的地块共29块,计30.36公顷,确定了每块地块的用地性质、用地面积、容积率、建筑密度、建筑后退、建筑高度限制、车辆出入口方位及小汽车停车库位等8项控制指标,成为国内控制性详细规划的开先河之作。


上海市虹桥新区详细规划——基地布局图

上海市虹桥新区详细规划——详细规划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