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条 指导思想及原则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现代化为目标。贯彻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牢固树立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的战略思想,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不断提高构建首都和谐社会的能力。
(1) 贯彻“五个统筹”的原则。结合亦庄发展的实际,统筹区域发展,协调好亦庄新城与中心城、市域其它新城以及京津城镇发展走廊上各个节点的发展规划,特别是在经济和产业的发展方面,与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和天津滨海新区协调;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周边乡镇城镇化进程,实现开发区与乡镇协调发展;统筹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好产业与社会事业发展的空间布局;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协调好人口、资源和环境的规划配置;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努力建设成为促进国内发展和扩大对外开放的结合体,成为跨国公司转移高科技、高附加值制造环节、研发中心及其服务外包业务的重要承接基地。
(2) 坚持以人为本,建设宜业宜居的人居环境,提升经济活力和保障就业,切实解决好交通、入学、就医等关系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切实保障合理配置各级各类公共服务设施,并进行人性化的细节设计。
(3) 坚持可持续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生态友好型城市。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重视生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确立“节约优先”的思想,实施节地、节水、节能和节约材料的建设标准,成为高标准建设新城的典范。
(4) 建立高效、便捷的城市支撑体系,切实保障城市安全。建设以公共交通为主导的高标准、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按照适度超前,优先发展的原则,建设高效、安全的现代化市政基础设施体系。
第3条 规划范围
本次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亦庄新城地区,总面积为508.5平方公里。并以新城作为研究的重点,面积约212.7平方公里。
第4条 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05年至2020年。近期为2005年至2010年,远期为2011年至2020年,远景为2020年以后。
第5条 规划依据
(1) 国务院对北京城市总体规划的批复
(2)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
(3) 《东部发展带协调规划(2005年-2020年)》
(4) 《限建区规划》
(5) 相关法规
第6条 规划编制的重点
(1) 区域协调。将亦庄新城放到不同层面分析,研究发展的优势和限制性条件,尤其是同京津塘产业带各开发区、市域主要新城之间的协调与协作,形成错位发展。
(2) 新城定位和发展。根据总体规划对亦庄新城的战略定位,针对存在的现实问题,在充分分析生态平衡、人口结构与分布、基础设施导向、产业发展等一系列因素的基础上,科学确定新城的发展布局,引导新城理性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