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 在新城地区的乡镇,大力调整农业结构,发展高新技术农业,形成以食品工业为龙头,种植业为基础的大产业链,加快农业的产业化和工业化步伐。同时应注重农用地的生态功能,同大片绿化隔离带融为一体,改善城市总体生态环境。
第34条 产业布局引导
(1) 工业用地布局
工业用地总体上依托产业政策区沿京津塘高速公路向南、与生活区协调、均衡带状发展。在产业发展带上,建设具备产业集聚功能的基本产业发展单元,包括核心区星网工业园、京东方产业园、中芯国际产业园、经开科技园、隆盛工业园等;河西区奔驰汽车产业园;路南区国家环保产业园、奔驰汽车产业配套基地;路东产业区及光机电一体化基地。
(2) 仓储、物流用地布局
总体规划确定在马驹桥建设城市东南部的综合物流园区。利用区位优势,依托天津港和京津塘复合交通走廊,建设北京内陆口岸;依托六环路同其它新城的便利联系,建设一级货运枢纽,设计年吞吐能力370万吨,承担城市东南部货物集散及集装箱转运的功能。
(3) 研发、多功能用地布局
①产业区轨道交通沿线――通过布置高密度开发的写字楼,预留一定的研发用地,依靠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打造产业升级的廊道,促进产业的结构调整。
②凉水河与新凤河交汇处、凉水河与通惠排干渠交汇处――预留两处集中的弹性用地,环境优美宜人,适于布置以研发和文化功能为主的多功能用地。
(4) 商业用地布局
根据新城空间发展的总体布局,以提供便捷的服务为原则,集中的商业用地主要分布在三个区域:核心区荣华路两侧,亦庄枢纽站前综合区轨道L2线两侧,六环路路南生活区中心轨道L2支线两侧。
第六章 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服务设施规划
突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大政府对公益事业的投入,着力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逐步形成覆盖新城、布局合理的社会公共服务体系。
第35条 目标与原则
提供社会公共服务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的基本职责。要坚持以人为本,面向基层、面向市民,加大财政投入,创新服务模式,着力保障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坚持新城的社会事业及公共服务设施适度超前的原则,为实现新城建设的良性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1) 配置的标准--应对新城的城市职能升级,以公共设施的建设升级,提升新城的区域竞争力和吸引力。
(2) 配置的层级--结合新城社会发展和结构分异趋势,以公共设施的多元供给,满足不同人群的高、中、低端需求,提高新城的活力和宜居度。
(3) 配置的内容--强化城市政府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职能,以市场的需求来引导盈利性公共服务设施的配给,发挥政府调控与市场引导的综合作用。
(4) 配置的特点--根据亦庄新城作为综合产业新城的特点,新城在发展产业的同时,应该加强生产性服务设施的配置,并逐步完善生活性服务设施。
第36条 行政办公
(1) 新城行政办公设施分新城级、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两级进行配置。新城级行政办公设施集中布局在荣华路公建区,区位交通条件良好,现已建成博大大厦;街道办事处(或镇政府)在各个居住片区区位条件较好地段,结合其它公建统一布置,并保证步行30分钟的服务距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