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推广建筑节能技术,制定建筑节能标准。
(4) 优化能源结构,积极开发利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发展太阳能辅助供热、天然气、热电冷三联供等供热方式。
第九章 综合交通体系
构建以人为本、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体系,充分发挥交通对城市建设发展的引导和支撑作用。
第76条 交通发展目标
(1) 新城交通发展总目标
构建以人为本的生态交通系统,实现新城交通以复合交通走廊为骨架、以公共交通为主导,为步行和自行车创造良好环境的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实现多元交通方式的功能互补,满足多层次的交通需求,促进区域交通和城市交通的协调发展,为创建宜居城市提供完善的交通基础设施,全面支持新城的发展目标。
(2) 近期目标
采用交通引导城市功能布局的模式(TOD),注重公共交通(含轨道交通)主要客流走廊的建设;形成京津新门户,完成亦庄枢纽站的建设;完善新城道路网结构;加强亦庄地区对外交通出入口的建设。
第77条 交通发展指标
预计2020年,新城居民的中、长距离的交通出行方式应以公共交通方式为主导。新城公共交通出行占客运出行总量的比例,由2004年的29%,提高到60%以上,其中轨道交通及地面快速公交承担的比重占公共交通的60%以上。新城的短距离出行方式倡导以自行车及步行交通方式为主导。
第78条 交通发展策略
(1) 城市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采用以公共交通为先导的土地开发模式(TOD)
(2)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建立完善合理的公共交通系统,建设适应新城发展的客运交通体系
(3) 促进交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
(4) 完善道路网系统,加强道路功能规划
(5) 实行弹性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适度、理性地引导小汽车发展,对小汽车使用实行差别化管理
(6) 实行差别化的停车供给政策
第79条 对外交通
发挥交通设施的引导和控制作用,建立与亦庄新城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的对外交通联系,加强亦庄新城与区域、中心城以及周围其它新城之间的联系。
(1) 加强新城和区域的交通联系,加快连接京津塘产业带、港口、货运机场的京津第二通道、京津城际铁路复合交通走廊建设。
(2) 加强新城与中心城的交通联系,实现新城与中心城之间更紧密的衔接,全面支持和引导北京城市空间结构战略调整,真正实现疏解中心城的人口和职能、集聚新的产业的目标,尤其要加快建设连接中心城主要功能区的轨道M10线,强化亦庄同主要功能区之间良好的互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