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现状已建成(亦庄变电站)一座,在现状工业区的西南靠近凉水河北岸,规划在该地区新增京东方变电站一座,共同担负京津塘高速路以西地区供电;另两座(亦庄东变电站、亦庄南变电站)分别布置在京津塘高速路以东、六环路南北各安排一座,主要承担东区供电。最终形成4座220千伏变电站(亦庄、京东方、亦庄东、亦庄南)向新城送电方案。
第91条 供热规划
以天然气为主,积极采用热泵(利用污水和地源热泵)和小型天然气热电联产供热技术(微燃机),现状燃煤锅炉房予以保留。考虑到能源供应安全和清洁煤技术的发展,规划在远期保留采用适当比例的建筑使用清洁煤燃煤的可能性。规划主要采暖能源为:燃气:85%,热泵:300-500万平方米,约占5%,其他能源(清洁燃煤、太阳能):约10%。规划预留两处大型集中供热设施用地,每座用地面积7-10公顷。
其他能源包括:现状燃煤锅炉房改造,能力390 t/h,约可供250-300万平方米。远期预留大型集中供热设施(使用热电联产、清洁燃煤等),供热规模控制在500-700万平方米,这样,加上现状保留的燃煤锅炉房,远期使用其他能源的大型集中供热采暖面积达到1000万平方米左右,约占总供热面积的10%。
第92条 燃气规划
天然气将是亦庄新城的重要能源之一,主要用于民用炊事和冬季采暖。预测2020年亦庄新城天然气需求量约为13-17亿立方米/年。为保证燃气供应,规划在亦庄地区共安排天然气接收站两座、4.0兆帕调压站2座、2.5或1.0兆帕调压站5-8座(包括现状已建站)。
第93条 电信及有线电视
根据各分区用地规模和建设性质,预测电话用户为59.5万户,需要安排较大规模的公共通信机房5处。对于新城有线电视网络的建设,其覆盖范围将包括家庭用户和企业用户两大用户群。有线电视用户按3-5万户设一座基站,约需安排5-7处基站。
为满足通信需求,除现有10万门通信机房外,在新城河西区、路东区、马驹桥居住区、六环路路南区安排4处公共通信机房,每处占地0.3-0.5公顷。为节省资源,规划将有线电视基站安排在公共通信机房内。
第94条 环卫规划
根据新城不同人群在不同时段人口数量和人均垃圾日产生量预测值,估算开发区及周边地区2008年生活垃圾总产生量约为238吨/日(8.69万吨/年);2020年生活垃圾总产生量约为365吨/日(13.3万吨/年),垃圾可送往新城周边的垃圾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新城周边的董村垃圾综合处理厂(东北部)、南宫垃圾焚烧厂(西部)和大杜社垃圾卫生填埋场(东南部)将先后建成启用,垃圾处理工艺包括了焚烧、综合处理和卫生填埋,且这些设施距新城的距离均不足10公里,在确定设施处理规模时也充分考虑了新城的生活垃圾处理因素,本着资源共享原则,亦庄新城无需单独建设垃圾最终处理设施,通过市场化运作将垃圾运往上述垃圾处理设施处理。
第十一章 防灾减灾规划
加强新城综合性的防灾减灾体系建设,保障新城安全,实现新城稳定、健康发展。
第95条 目标与原则
按照“平战结合、平灾结合、以防为主,准确预报,快速反应,措施有效”的原则,建立和健全现代化综合防灾减灾体系,提升综合减灾应急能力和救助能力,提高减灾管理水平,确保亦庄新城安全,维护社会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