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建立地质灾害信息系统。
(3) 建立地质灾害调查评价与区划。
(4) 地质灾害防治科普知识宣传、教育与执法。
(5) 建立长效的地质灾害防治投资机制。
第100条 消防
本着“防消合一”的原则,加快消防事业发展,合理布局消防队站、消防训练场等各种消防配套设施,加强消防水源建设,努力提高综合消防能力,确保火灾扑救的需要。
根据消防队站建设标准,亦庄新城的消防队站应达到14个。每个占地约0.4公顷。
第101条 人防
坚持“长期准备、重点建设、平战结合”的方针,完善人防工程配套设施和防空防灾一体化指挥、管理系统,全面提升新城防空防灾能力,形成结构合理、技术先进、稳定可靠、符合信息化战争条件下人民防空特点的控制与管理体系,推动新城人防工程建设和地下空间的合理有序开发。
第102条 气象灾害预防
构建区域气象灾害监测系统,建立区域气象灾害预报预警服务平台和应急指挥系统,保证在气象灾害来临前,能够及时、有效、畅通地发布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信息,努力降低气象灾害损失。
第103条 综合救灾
采取强有力的措施,切实加强灾时救济和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提高备灾物资储备能力,保证灾时、灾后人民群众的生产和生活正常进行。
建立救灾物资储备点(库),科学规划储备物资总量和品种,健全灾民救助物资储备制度。建立快捷、畅通的灾情信息管理系统,健全灾民救助应急资金机制,制定和完善救灾预案。
第十二章 建设导控与分区管制
通过总体城市设计,突出新城整体形象和特色,引导城市高品质建设;确定新城分区,实施分区域的建设控制和引导。
第一节 城市设计引导
第104条 城市设计的目的
结合新城的定位、布局结构,通过对新城的重要景观廊道、重要景观区域和节点等设计要素进行综合的分析,整体把握新城的空间形态,创造与自然环境相协调的人工环境,城市设计的结论同时作为城市规划建设控制和引导的依据之一。
第105条 重要景观廊道
(1) 三条沿河生态景观廊道
凉水河、新凤河和通惠排干渠三条河流贯穿新城,成为城市景观系统中最为生动活跃的因素,也是构成新城格局的基本骨架要素之一。
(2) 三条防护景观廊道
以京津塘高速公路、六环路以及京津第二通道两侧防护绿化带的建设为主,塑造亦庄新城外部空间景观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