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轨道沿线用地开发
结合京津城际铁路和城市轻轨L2线建设,在京津城际亦庄枢纽站前区,建设面向区域的站前综合中心;在荣华路两侧,完善为生产、生活配套的公共服务设施。
(5) 滨水空间营造
通过整合凉水河沿岸的用地功能,增加混合用地,形成滨水特色区。
(6) 交通设施建设
对外交通:以京津城际铁路、亦庄枢纽站以及京津第二通道建设为契机,加强对外交通廊道建设,强化京津之间联系。
内部交通:在大力完善新城内部道路网的同时,重点建设4座桥梁,以加强各片区之间的联系。
公交系统:在近期建设轻轨L2线的同时,全面启动黄亦路至荣昌街的大容量公交线路(BRT)的建设(线路总长16公里,沿线共设8座公交站)。加大力度进行公交枢纽建设。
(7) 坚持适度超前原则,加强新城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完成亦庄水厂及南水北调调节池建设,缓解亦庄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加强新城电力供应系统建设,完成河西区110KV变电站、路东区110 KV变电站、路东区220KV变电站等工程建设,提高新城供电保障能力。完成亦庄污水处理厂、经开再生水厂等工程,提高新城污水处理能力及再生水回用水平。加强新城供热系统建设,完成核心区及路东新区内3号、4号、6号等供热厂的建设。
(8) 生态环境建设
突出产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以循环经济为方向,以高新技术为先导,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控制污染物的排放并有效利用,建设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实现产业效益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加强新城河道水系综合治理,重点进行凉水河综合治理及沿岸休闲娱乐区建设。继续加强对三海子公园的保护和修复。
第116条 重点建设地区
(1) 一站(亦庄枢纽站)
充分利用京津城际亦庄枢纽站建设的契机,积极推动站前城市综合区的建设,促进亦庄新城的发展。
(2) 一街(荣华路公建区)
通过一系列生产性服务设施(商务、科研展览、营销、商务住宿等)的建设,加快、带动产业的发展。
(3) 一河(凉水河)
通过滨水空间的营造,塑造新城的形象,展示城市魅力,吸引投资和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