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条 资源与生态环境发展策略
(1) 以生态健康为目标,确保生态安全,建立与自然平衡的新城。
(2) 强化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建设节约型城市。积极推行生态工业园区和循环经济试验区的建设,设立入区企业的门槛指标和控制指标。
(3) 加强对水系、湿地、城市公园、新城外围城市绿化隔离地区等生态环境建设。重点加强凉水河水系治理、三海子公园保护和修复。
(4) 建立和执行严格的环境排放标准。
第15条 空间发展策略
(1) 构筑面向区域的城市成长空间。新城在空间上主要沿京津塘高速公路轴向发展,强化同区域的联系,远期适时启动永乐组团的建设。
(2) 构筑多层次的城市空间结构。亦庄组团的发展在强化“南拓”的同时,适当“东扩”,即充分利用京津第二通道、京津城际铁路等交通资源,为城市发展提供动力,近期大力发展路东区,在亦庄枢纽站前区建设综合性区域级中心,为未来的城市发展构筑多层次的空间结构奠定基础。
(3) 加强村镇空间整合。变过分分散为相对集中,集约利用土地资源;加快农村城镇化步伐,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构筑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
第三章 区域协调与城乡统筹发展
加强亦庄新城同京津冀城镇走廊及产业带、同中心城及各新城的协调发展,充分发挥各自比较优势;构筑城乡协调发展的空间结构,加强新城同周边村镇整体发展。
第一节 区域协调发展
第16条 区域协调发展策略
(1) 在京津冀层面,强调在区域协调发展中的合作、依托、带动关系。加强与区域的分工合作,成为依托并带动区域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中心,成为区域城镇体系中重要一环。
(2) 在市域层面,强调在中心城优化调整中的疏解、集聚、联动关系。加强与中心城的联动发展,成为中心城人口与职能疏解的主要载体和首都现代化过程中新功能集聚区。同时发挥比较优势,协调好同周边新城、尤其是重点新城的差异化发展。
(3) 加强同区域主枢纽机场、港口的快捷联系,为国际交往和货物转运提供方便。
第17条 京津塘产业带协调发展
(1) 协调京津塘产业带在产业梯度上的错位发展,加强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融合发展,以差异化的产业发展以及二、三产业融合与共生主导产业链的整合与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