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亦庄将承接高新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功能,成为京津塘产业带中倚重知识和自主创新支撑的高新技术产业与先进制造业的龙头城市,成为区域参入国际高端产业竞争的平台。
(3) 亦庄将发挥首都优势,加快发展产业链上游研发、下游商务等高附加值的生产性服务业,建成区域高端产业服务基地,成为带动区域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强大引擎。
第18条 市域层面协调发展
(1) 承担产业、人口的集聚,推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
承担产业的集聚——承担北京高新技术产业中心的城市职能,达到疏解中心城职能的作用,同时作为北京经济新的增长极。
承担人口的集聚——规划期内达到70万人口,100平方公里城镇建设用地的城市规模,起到疏解中心城人口的作用。
推动城市空间结构调整——随着亦庄空间结构与功能的不断完善,亦庄新城有能力承接、分担中心城的许多功能,协助完成城市的空间结构调整,完成增长模式的转变。
(2) 加强同中心城主要功能区之间的联系,借重中心城在高端服务业、人才和科技方面的优势,以科技进步和自主创新为动力,推动产业升级。
(3) 统筹与周边新城的发展,在协调、合作的基础上,发挥比较优势,实现差异化发展。
(4) 建立亦庄同首都国际机场的快捷联络,为国际交往提供快捷方式。
(5) 发挥区位优势,取代现状朝阳口岸。依托天津港和京津塘高速公路,在马驹桥物流基地建设新的大型内陆口岸。
(6) 协调新城发展与绿化隔离地区绿化的实施。保障亦庄组团周边,亦庄组团、永乐组团之间绿化隔离地区绿化的实施,特别是南苑风景名胜区三海子公园的实施。
第二节 城乡统筹发展
第19条 城乡统筹发展策略
(1)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
(2) 大力推进城镇化进程--确定合理的城镇空间结构,引导人口和产业向新城和小城镇集中。
(3) 引导小城镇健康发展--制定发展策略,强化政府对农村的公共服务,改善基础设施水平。
(4) 新农村建设--建设中心村,集约利用土地,切实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整体风貌。
第20条 城镇空间结构
在亦庄新城地区,构建“一廊――三轴――双中心”的城镇空间结构。
(1) 一廊:指集组团绿化隔离地区、地震断裂带、重要交通、市政设施走廊于一体的大型综合廊道。
(2) 三轴:指京津塘高速、京津第二通道、京济高速三条交通发展轴。
(3) 双中心:指亦庄组团、永乐组团。
第21条 乡镇发展策略
根据各乡镇在市域城镇体系规划中的地位、以及各自区位和发展条件,形成差异化的小城镇发展策略。亦庄镇、马驹桥镇和台湖镇次渠地区为全部纳入新城型,瀛海镇、永乐店镇和于家务回族自治乡为部分纳入新城型,长子营镇和青云店镇为新城周边型,采育镇为相对独立型的重点镇(亦庄镇、马驹桥镇、台湖镇次渠部分的发展纳入新城一并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