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瀛海镇
人口规模规划控制为2.3万人,约18个村纳入新城集中建设区范围,在发展空间上应该保护好镇中心同新城之间的楔型绿地。产业选择上主要发展以汽车电子为主的汽车配套业。同时加速发展与新城生产、生活需求相适应的房地产业、住宅租赁业、交通服务业、修理业和饮食业等第三产业。
(2) 永乐店镇
沟通北京与天津、廊坊的重要节点。京津塘第二通道以西部分纳入亦庄新城发展备用地范围,规划期内应加以控制,远期适时启动,近期在原柴厂屯乡现状的基础上适当发展,但应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建设。该部分人口规模规划控制为2.25万。产业发展上促使农业由单一功能结构向物质产品、生态、文化和社会功能并重的多元结构转换;发展机电、电子、轻纺等高新技术产业和无污染型的医药、建材、化工项目以及餐饮业、娱乐业、修理业、交通服务业和通讯业等第三产业。
(3) 长子营镇
新城建设间接带动的乡镇。人口规模规划控制为3.9万。在空间上,重点向位于东部联络线以北区域发展。产业上,主要发展实力雄厚的以生态农业为特点、以高科技为基础的都市现代农业,同时承接北京城区工业转移和亦庄新城产业辐射或延伸。
(4) 青云店镇
新城建设间接带动的乡镇。规划人口控制规模为4.4万。在空间上,集中建设京济高速路以东的镇中心,高速路以西、位于绿化隔离地区内的用地应加以控制。在产业发展上,建设初具规模的工业小区和民营科技区,承接来自北京市区和亦庄新城的工业转移,同时发展以高科技支撑的都市型现代农业。
(5) 采育镇
相对独立的重点镇。人口规模规划控制为7.5万。在空间上,重点发展七环路以南的工业区。产业发展以新材料、特色食品和印刷包装业为支柱,以都市型工业为主导,发展成为京津产业带中北京对接河北、天津的重要节点,远期同永乐一起,形成综合型的永乐组团。
(6) 于家务回族自治乡
镇区北部位于楔形绿地和综合廊道内,南部位于新城远期发展备用地内,应适当控制建设用地规模。人口规模规划控制为3.39万。产业发展上继续开发已初具规模的民族工业区。
第22条 村庄建设与整合
(1) 村庄整合空间布局走势
在新城建设及京津塘产业带发展的导引下,新城周边村庄将以京津塘高速公路为主轴,在104与103国道之间的扇形区域内,依托中心镇或中心村,集聚化整合。
(2) 邻近中心城镇的村庄规划对策
积极引导纳入城镇发展,在优先创造就业的前提下,统一规划安排,大力整合资源,实现一体化发展。
(3) 远离中心城镇的村庄规划对策
积极依托中心村,引导周边村庄的集约化集聚,改善卫生条件、居住环境、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房屋安全状况。无条件依托中心村发展的村庄,在集约化的前提下,引导整治与改造,因地制宜实现生活居住条件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