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城镇空间布局
第38条:城镇布局结构
延庆城镇空间布局与生产力布局基本一致,形成“一心、一轴、两点”的布局形态。新城和重点镇是其辐射范围内的生长极,应重点发展。强调各城镇间的绿化隔离,避免城镇无限制地连片发展。
一心:布局结构以延庆新城为中心
两点:指发展具有片区带动作用的康庄镇、八达岭镇组团和永宁、旧县镇组团。
一轴:指从康庄、八达岭-新城-永宁、旧县这一发展轴,平原及半山区城镇主要分布在经济发展轴上,轴线上的城镇应重点、优先发展。
第39条:城镇发展策略
(1)优先发展川区城镇密集带
川区是延庆县内城镇发展条件最为优越、经济社会基础最好的区域。新城、永宁镇、康庄镇、旧县、八达岭镇作为具有较好产业基础、历史悠久的城镇,在公共服务设施和产业、人口政策方面应给予重点扶持,实施生态型和服务型的城镇发展策略,有利于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极核地带,带动整个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
(2)限制、优化山区城镇发展
位于山区的四海、千家店、大庄科、刘斌堡、香营、珍珠泉等镇域内拥有丰富的历史文化遗产和自然旅游资源,以生态维护、水源保护、适度旅游和生态农业为主,不宜进行大规模城镇建设。严格控制浅山区开发建设,加强绿化建设和生态恢复。通过加强区域的整体协调,山区与平原地区的不同职能分工,维持区域内的生态完整性,确保生态、社会、文化与环境的整体协调发展。
第四章:新城总体发展
4.1 城市性质与城市规模
第40条:规划范围和发展目标
延庆新城规划范围为延庆镇行政管辖范围67.3平方公里,并包括大榆树镇部分建设用地1.6平方公里,总规划用地约68.9平方公里。
(1)发展目标:
充分尊重和利用山川盆地的自然地理、地貌特征,营造山水相间的组团式城镇发展空间格局,配置覆盖城乡、优质完善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宜居新城的典范。
(2)分阶段发展目标:
中期目标:2010初步建立经济繁荣、社会安定、环境优美的生态新城的基本框架。
期末目标:2020全面实现发展目标,充分发挥各项职能,成为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生态良好的宜居新城典范。
第41条:城市性质与职能
(1)城市性质:
首都国际交往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联系北京西北地区的交通枢纽,是服务北京的国际化旅游休闲区,区域物流和生态农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