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条:东、西部发展带新城之间协调发展的驱动力
依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年)》和《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关于区县定位及评价指标的指导意见》,延庆在北京市区县定位中,和门头沟、平谷、怀柔四个区县定位为生态涵养发展区。
西部发展带包括延庆、昌平、大兴、房山、门头沟等区县。东部发展带包括顺义、亦庄、通州、怀柔、密云等区县。
延庆同怀柔、密云等周边区县地理、气候、资源状况相近,而且发展模式和产业结构近似,与东、西部发展带其他新城在城市化水平、产业基础、财政投入、技术力量等方面有一定差距,需要走错位竞争、跨越发展的新路子。
第10条:优势条件
延庆与北京市区之间有群山相隔是北京唯一的关外区县,特殊的区位积淀了独特而丰富的文化,是首都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
自然生态条件优越,生态环境状况、生态资源条件居郊区前列,森林、动植物、地质等资源优质丰富,资源开发利用潜力较大;
旅游资源在远郊区县都具有相当大的优势,八达岭长城和龙庆峡已是国内外知名旅游品牌,旅游产业发展潜力巨大;
延庆的生态产业已初成体系、初具规模,呈现出良好的发展态势,良性产业发展格局已经初步形成,通过生态立县思想的宣传和生态文明战略的实施,已在全社会树立了良好的生态意识;
人口用地比例适宜,土地、水、能源等资源利用平衡,可再生能源具有发展潜力。对比中心城和其他新城的空间发展条件,具有比较充裕的发展空间。
第11条:限制性条件
延庆位于官厅水库上游,城市建设用地的布局要求严格(北京高程483.8米);延庆由于受山川盆地的地貌阻隔影响,山区对外交通联系不便,制约了经济发展;延庆产业基础相对薄弱,环境保护的任务和压力加大,造成产业成本高、产业标准门槛高,产业竞争力不强。
第12条:生态承载力
根据土地资源测算,延庆区域人口承载力为99.7万人,川区人口承载力60万人;根据水资源测算,延庆区域人口承载力为37~40万人,川区人口承载力30~32万人。
第13条:刚性限制条件与弹性限制条件
构成延庆城镇建设的限制性条件可分为刚性限制条件和弹性限制条件。刚性限制条件主要包括河湖湿地、地表水源保护、蓄滞洪区(北京高程483.8米)、风景名胜核心区、生态公益林核心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绿色廊道、泥石流高易发区、水土流失25度以上区、长城控制带、高压线控制带、变电站辐射区、湿地保护区。
第14条:构建生态安全格局
在城镇建设过程中,应首先保证城市建设用地以外的非建设空间的生态功能,结合限制条件,提出适宜城镇建设的限制边界,建立生态安全格局,实现对自然资源的保护。确定区域生态环境中的生态功能区,明确以保护为导向的区域和以开发为导向的区域。制定各区划生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生态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