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组团生态隔离区是城镇连接区域,通过路网引导,林地和农田镶嵌,是城镇之间生态种群源的连接线。隔离区内由于近几年马路周边存在一些违章和破烂建筑,破坏防护林网的连贯性。主要策略:建设防护林带,进一步完善廊道功能,清理路周边建筑。
(4)生态三级区划
对延庆镇进行三级分区,将其分为城镇生态保育区、城镇生活污染控制区和重点污染防治区。
城镇生态保育区主要是指位于城市建设区以外地区,现状以农田、仓储用地为主。
城镇生活污染控制区是城镇主要生活区,人口集中,是延庆经济政治中心。区内绿地系统不成体系,环境污染严重。主要策略:建立完善的绿化系统,节约用水;发展循环生态。
重点污染防治区是延庆新城内规划工业园区。主要生态保护任务是减少工业生产对周边自然环境的破坏和影响。通过发展循环产业,大力推进企业节水、节能的生产工艺设计。
第80条:城市绿化
(1)规划目标
以创建“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高标准构筑延庆生态绿地系统,实现城市功能和生态环境的协调统一。
绿地系统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绿色空间生态服务功能的强弱取决于绿色空间规划的科学性、合理性以及管理水平等。
(2)绿地系统规划结构
山区通过搞好自然保护区建设,加强山区灌木林地和疏林地封育,改造荒山荒地,搞好南荒滩绿化等措施,将延庆山区现状灌木林的1/2,全部疏林地和未成林地演替为森林群落,则山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62%。
川区根据规划路网,对现状生态廊道进行修复,形成延庆“三横三纵”的生态廊道体系。根据物种迁移的廊道宽度需要,廊道宽度应不小于12~30米。三横指北山山前生态带;城镇发展生态连接带;南山山前生态带。三纵指官厅水库东侧保护带;城镇生态带;东山山前带生态保护带。
第81条:环境污染防治
(1)防治原则
恢复性绿化与建设性绿化结合,生态建设与环境污染控制相结合,并重的原则。坚持保护优先、预防为主、防治结合,源头治理与末端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2)大气环境污染防治规划
到2020年延庆县域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采暖期二级标准,全年平均一级水平。延庆川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一级标准,采暖期二级标准,全年平均一级水平。
策略:大力提倡使用清洁能源交通工具,减少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造成的空气污染。控制扬尘污染,减少空气中悬浮颗粒污染。增加公共绿地,防止城市热岛和干岛现象发生。加大以天然气为主的能源使用量,提高可再生能源的比例。加强对重点污染企业的监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