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条:绿地系统结构布局
依托河道的绿化主轴和道路的线状绿色廊道为纽带,与新城的公园、游园、街头绿地等绿地斑块串联起来,共同构成城区“生态基质—绿色廊道—绿地斑块”的生态绿地系统的格局。
第94条:绿地系统规划策略
整合新城周边包括农林绿地、环保绿地、水域绿地和游憩绿地等各类绿地资源。调整新城公园绿地南北不均、内外不均的现状,利用不易建设的低洼地带建设、完善7个城市公园,重点加强6处居住区内绿地建设和众多街头小型绿地建设,加强道路两旁绿化,实现新城人均18平方米的公共绿地指标。
5.7 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第95条:能源节约
抓好重点能耗行业和企业节能,提出能源降耗措施和目标,政府加强跟踪和指导。推动农业机械节能和交通运输节能,推动新建住宅区和公共建筑节能,新建建筑严格执行节能65%的标准,推动建成住宅区的供热体制改革和节能改造工作。开发利用可再生能源,山区农村推广太阳能和风能利用,发展户用沼气和养殖场沼气工程,推广省柴节煤炉灶。
第96条:水资源节约和保护
推进农业节水灌溉推广节水设备应用,对大中型灌区进行节水工程改造,在山区积极开展雨水积蓄利用等,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推进城镇节水工作,推广节水设备和器具加快供水管网的改造,降低管网漏失率。推进公共建筑、生活小区、住宅节水和中水利用设施建设。
第97条:集约利用土地资源
推动农村并点整和工作,保障基本农田,推进土地复垦,提高耕地质量。严格按照建设用地定额指标完善土地市场准入制度。工业区土地提高利用率,执行建筑密度大于50%,容积率大于0.8的新标准。新城和城镇建设加强存量土地的挖潜推进旧村改造。在城镇建设中大力发展节地型住宅小区。
第98条:资源综合利用
推进工业废物综合利用,做好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工作,推进生活垃圾和污泥资源化利用。大力开展秸秆综合利用,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和秸秆气化、固化成型、发电、养畜技术等。
第99条:优化能源结构
提高能源供应的可靠性,积极发展管道天然气供应。积极发展可再生能源,加快可再生能源示范区建设,发展太阳能、风能和生物质能利用技术,科学利用地热能,积极鼓励采用热泵等高效节能技术。2020年全县民用能源供给中可再生能源比例应达到20-25%。
5.8 城市文化发展与文物保护
第100条:城市文化发展
(1) 一方面在强化新城自身独特文化内涵的基础上广泛的吸收多种外来文化内涵为新城自身文化繁荣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增强对外辐射能力拓展文化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