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条:区域重点发展方向
(1) 做好水源保护、风沙治理和生态涵养工作,进一步加强河湖、水系、湿地生态治理和风沙区植树造林工作。加大力度控制城市和企业污染排放。大力发展建设森林公园,构筑京西北的绿色生态屏障,实现生态保护目标。
(2) 突出延庆在区域经济发展中的重要职能,产业发展上发挥自身优势重点发展都市现代型产业,并在生态农业、物流产业、文化创意、旅游服务等方面加强区域经济协作,扩大对首都的服务作用。发挥环境与资源优势,提升区域服务功能,建设首都生态休闲商务区。加强交通联系,增强经济辐射能力,拓展发展空间,提升延庆区域竞争力。
(3) 加强保护各类文物遗存、风景名胜区和世界文化遗产,挖掘历史资源和文化特色促进产业发展和社会事业进步。拓展文化产业发展空间,创造良好的国际交往氛围和文化交流平台。
(4) 推动城市建设中的生态建筑技术和节能科技利用,打造宜居新城的环境标准和建设标准,发展生态节地建筑和低能源消耗建筑,参照国际先进标准和范例,创建宜居城市样板。以新城为中心建设促进国际交往、推动文化交流、倡导生态理念的国际化旅游休闲区。
2.2. 城乡统筹发展
2.2.1 分区发展策略
第25条:分区发展
(1)三区
山地生态保育区:保护原始的及次生的地方性植被,适度发展旅游。
山前生态建设区:适度发展旅游,严格控制浅山区开发建设,加强绿化建设和生态恢复。
川区生态协调区:城乡物质环境建设与生态建设协调发展。发展规模化种植业、养殖业、建立网络化的生态农业体系。以康庄—延庆—永宁三镇为基线构筑产业发展主轴,形成资源和产业聚集效应。
(2)三大保护地
官厅水库库区保护区:是北京的备用水源,必须进行有效的保护
八达岭景区保护区:是北京建设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节点,也是延庆最为重要的品牌代表
白河堡水库保护区:延庆水源补给源头
(3)两带
官厅水库东侧生态保护带:为保护水源,通过生态保护带的建设严格控制城镇向官厅水库的发展,同时营造城镇与水库之间富有特色的、宜人的绿化缓冲带。
妫水河绿色景观带:延庆城镇建设中最富有特色的一条生命绿廊,川区城镇生态景观系统的核心要素。
2.2.2 城乡公共服务设施统筹发展
第26条:原则
社会事业的发展要坚持体现公平与效率原则,向山区居民的倾斜,为人与生态环境的和谐创造社会条件,满足“人人享有基本公共服务”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