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高等教育
结合北京高等教育资源向新城转移战略,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提升新城人文品质。在牛栏山组团安排高等教育和科研用地,优先引入1-2所与顺义发展目标定位相适应的高等院校。
(3) 职业教育
结合先进制造业、空港物流业等大型工业园区集中建设一定规模的职业教育基地,包括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学校,为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提供技术人才。在北京现代汽车基地建设占地20公顷的职业教育园区,将现有六所中高等职业教育学校合并搬迁至园区,实现职业教育资源的重新整合,避免分散投资、重复建设,发挥资源的最大效益。
第39条 文化
(1) 大力加强文化设施建设,从设施类别、规模和档次各方面大力发展,提升新城文化品质和活力。
(2) 建设新国际展览中心。
(3) 打造以马坡组团为核心、辐射整个新城的现代文化中心区,建设一批标志性文化设施,包括图书馆、科技展览馆、博物馆、文化馆、影剧院等,提升城市的文化功能。
(4) 与公共绿地相结合,安排街区级文化设施,包括文化活动中心等。
第40条 医疗卫生与保健
积极应对北京中心城医疗资源向新城扩展和转移的发展战略,发展建设或引入一批大中型综合医院,实现2020年每40-50万人口拥有一个国内先进水平的区域性综合医疗中心。同时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需求,推进基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的建设规模和服务水平,发展集预防、保健、医疗和救治等功能为一体的综合医疗体系。提高新城的医疗水平,形成“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级服务体系。
(1) 每个组团设置一至两所综合医院。在新城中心组团和空港城组团各设一所三级甲等医院,起到区域性综合医疗中心的作用。
在新城中心组团和空港城组团设置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2) 合理安排街区级医疗卫生设施,设置集疾病预防控制、社区卫生服务、医疗服务、康复医疗服务及妇幼卫生服务于一体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3) 依托综合医院设置急诊室和感染科,完善紧急医疗救援系统和传染病救治系统的建设。
(4) 完善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第41条 体育
高标准建设各级体育设施,坚持各级体育设施对社会的开放,人均体育设施用地达到0.6-0.7平方米。
(1) 建设承接市级体育赛事的体育设施。在马坡组团现状赛马场、中心组团顺平路以南、空港城龙道河公共绿地走廊内建设大型体育设施,形成三处新城综合体育活动中心。
(2) 每个组团建设服务组团的综合体育场馆。
(3) 加强街区级运动场地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