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划保留新城中心区内现有的图书馆、文化馆、影剧院等文化设施,并按照居住区配套标准安排基础教育用地,保留位于迎宾街现北京广播电视大学平谷分校的教育用地并适当扩大,以满足将来的教育需求。规划保留中心区内现有的医疗设施,随着人口和人们就医需求的增加,可扩大现有医院的建筑面积和病床数,完善设施水平。同时,扩建区医院及新建平谷第二医院,以满足新城及全区人民的就医需求。
居住用地除保留近年来新建的住宅区外,进行新城东部和东南部旧城改造。旧城改造以改善本地居民的居住条件为主,旧城改造应在保留旧城格局的原则上进行,以延续其历史文脉。
(2)度假休闲娱乐区
在新城西部,结合洳河景观安排以度假、会议、文化娱乐为主的公共设施和低密度的居住用地。
新建博物馆等文化设施,提高新城文化设施水平;根据教育制度改革及终身学习的需要,预留教育用地;在洳河西岸规划体育用地,满足比赛、训练、健身等需求;预留医疗卫生用地,满足多层次的医疗卫生需求。规划低密度居住区,主要承担新城的休闲度假功能。
(3)工业区
在现状兴谷经济开发区的基础上向北扩展,规划兴谷开发区二期用地,其东侧山东庄镇的工业用地结合新城工业用地统一安排。并在工业区内规划配套服务设施用地,用于安排管理办公用房、职工倒班宿舍等工业区配套设施。
(4)教育及产业区
为改善目前平谷区高等教育设施相对落后的状况,规划在滨河工业区的基础上,保留部分已建成工业用地,其他用地作为多功能用地保留,为将来发展高等教育及其他配套产业预留空间。
第五章 社会事业发展及公共设施规划
第36条 目标与原则
(1)建设与平谷新城功能定位相适应的综合公共服务体系,通过公共服务设施高标准配置,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建设布局,提升新城的品质和吸引力。
(2)突出政府的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职能,加强对公益性和大型公共服务设施的引导和控制。
(3)合理划分规划层级:区域级、城市级、组团级和规划单元(街区)级,构建完善的公共服务网络。
(4)公共设施布局坚持可持续性和宜居性,注重和交通设施的有机结合。
第37条 行政办公
坚持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原则,整合现状区有关部门的办公用地和设施,形成新城的行政办公中心。同时,合理配置规划单元级行政办公设施,包括街道办事处、公安派出所和社区服务中心等。
行政办公设施建设标准
一般规模 服务规模(万人/处) 设置层级
建筑面积(M2) 用地面积(M2) 城市 新城 组团 规划单元
街道办事处 1200~1500 1500 3~5 ▲
公安派出所 1200~1500 1500~1800 3~5 ▲
社区服务中心 900~1200 3~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