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条 文化
(1)构筑定位准确、层次分明、满足不同群体需求的文化设施结构体系。
(2)进一步推进博物馆的建设,加强青少年活动中心、文化广场等建设,保证乡镇及社区文化设施的配套建设。
(3)加大对文化设施建设的投资力度,把群众艺术馆、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文化站、少儿图书馆等文化设施列入新城重点建设规划。加强社区文化设施的建设和管理,按照《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加强对新建居民小区配套文化设施的规划、建设和使用情况的监督。
文化设施建设标准
一般规模 服务规模(万人/处) 设置层级
建筑面积(M2) 用地面积(M2) 城市 新城 组团 规划单元
新城级图书馆 10000 10000 ▲
图书馆 3000 3000 10 ▲
新城级博物馆 5000 ▲
博物馆 1000 20~30 ▲
新城级影剧院 5000~8000 ▲
影剧院 3500~5000 ▲
文化馆 8000~10000 6500~12000 ▲
文化活动中心 7000~9000 5000~8000 3~5 ▲
第40条 医疗卫生与保健
(1)加快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到2020年基本形成医疗服务、预防保健、卫生监督三大体系。做到“人人享有基本医疗保障、基本医疗保健服务和公共卫生服务”。建立卫生安全常效机制,完善公共卫生信息体系和医疗急救网络,提高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付能力。改善医疗设施条件,2020年达到万人拥有医生55人、病床70张的目标。考虑到平谷新城对全区的辐射功能,医疗设施的服务能力应高于一般城市标准。
(2)提高新城的医疗水平,形成“综合医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两级服务体系。加强新城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改善就医环境;完善社区卫生服务体系,改善农村医疗卫生条件。
(3)依托综合医院设置急诊室和感染科,完善紧急医疗救援系统和传染病救治系统的建设。
(4)因地制宜确定医疗资源发展标准。
医疗卫生设施建设标准
一般规模 服务规模(万人/处) 设置层级
建筑面积(M2) 用地面积(M2) 城市 新城 组团 规划单元
综合医院 13200~33000 23000~57500 5~12.5 △ ▲ ▲
卫生监督所 人均工作用房40平方米 ▲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人均工作用房45平方米 ▲
妇幼保健院 13500~16500 (300床)
23000~28000 (500床) 18000~22500(300床)
30000~37500(500床) 10~15 ▲ ▲
精神保健院 ▲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2000~2400 1500~2000 2.5~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