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条 体育
(1)应逐步完善公共体育设施、竞技体育设施、社区体育设施配套体系建设,满足日益增长的全民健身、体育竞技、体育产业等方面的要求,形成多元化的体育健身资源保障体系,引导和促进体育的产业化经营。
(2)加强新城公共体育设施的建设,建设区级体育中心,按照总体规划要求,实现人均0.6-0.7平方米公共体育设施用地的目标。
在新城西部新区规划区级体育中心用地,占地21约公顷。
(3)努力完善各级各类学校的体育设施,坚持各级体育设施向社会开放。
(4)在全市体育发展目标的指导下,积极构建全民健身服务体系。按照《北京市新建改建居住区公共服务设施配套建设指标》规定的人均体育设施用地标准预留体育用地,达到居住区人均体育设施用地0.25~0.3平方米,居住小区人均0.05~0.1平方米的水平。
体育设施建设标准
一般规模 服务规模(万人/处) 设置层级
建筑面积(M2) 用地面积(M2) 城市 新城 组团 规划单元
新城体育中心 100000~200000 ▲
综合体育场馆 25000~30000 10 ▲
运动场地 6000~18000 3~5 ▲
游泳场 300 2000~3000 3~5 ▲
第42条 社会福利和社会救助
应逐步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福利事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加快养老服务设施、儿童福利服务设施、社会救助设施、残疾人服务设施和殡葬服务设施等社会福利和救助设施的建设。
社会福利设施建设标准
一般规模 服务规模(万人/处) 设置层级
建筑面积(M2) 用地面积(M2) 城市 新城 组团 规划单元
老年人福利院 3000~4000(200床) 5000~6000(200床) △ ▲
社区老年人福利院 3000~4000 5000~6000 3~5 ▲
新城级儿童福利院 15000~20000(1000床) 25000~30000(1000床) ▲
儿童福利院 4500~6000(300床) 7500~9000(300床) ▲
残疾人康复中心 500~600 800~1000 3~5 ▲
第43条 邮政
加快邮政物流中心、邮件转运站、基层邮政局所等邮政基础设施的建设,提高通信服务能力。完善基层邮政局所配置,2020年,实现全区每3-5万人配置一处邮政局,邮政局含邮件分处理中心。每1万人配置一处邮政所,平均服务半径1.8公里的目标,同时,提高邮政设施的科技含量和服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