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条 开发控制管理
在进行城市开发建设时,如果土地开发单位提供公共设施和开敞空间,确实提高了城市环境质量,可采取提高容积率等措施作为奖励。但要研究收益分配方面的规定,以确保公共利益最大化。这方面的规定应充分考虑规划管理的需求,简练、实用、具有可操作性。
第十六章 新城近期发展与实施政策
第一节 新城近期发展与建设
第110条 新城近期发展目标与规模
平谷新城近期发展目标是:以兴谷工业区、马坊物流基地、东高村文化产业基地等产业区建设为带动,结合交通、市政等基础设施和新城西部休闲度假区内公共服务设施的建设,促进新城发展,完善城市职能,提升新城公共设施水平。在积极发展区域协作的同时,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民俗旅游业,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初步建成区域物流产业中心和京东休闲度假基地。
规划到2010年,平谷新城人口规模20万人,新城中心区人口规模17万人,建设用地规模21平方公里。
第111条 新城近期发展建设重点
平谷新城近期重点建设兴谷经济开发区、马坊物流基地、马坊工业区、峪口工业区、东高村文化产业基地等重点区域,实现平谷区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区”的发展目标,引导产业及人口的相对集聚,促进城市产业发展,推进城市化进程和城乡空间的优化。
区域内发挥生态资源优势,引导自然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加强生态建设和保护,加快建立科学的生态补偿机制,使山区生态建设有投入、有维护、有产出,实现良性循环,把生态建设与农民利益挂钩,调动农民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落实区县功能定位,完善城市职能,促进休闲度假设施等相关建设,建设生态、文明、和谐的平谷新城,使平谷成为首都坚实的生态屏障和市民休闲游憩的理想空间。
着重进行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积极发展高水平的城市综合服务职能,提高公共设施水平,优化新城总体功能布局。
(1)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加强水源保护、水体整治及风沙源治理等生态涵养建设,初步建立水资源的循环利用系统,建设生态涵养发展区。主要进行泃河、洳河等河道治理,水厂(兴谷、峪口等)、污水处理厂(峪口、金海湖、马坊等)、环卫设施等20余项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
新城中心区结合泃河、洳河河道治理,形成新城滨水的公共活动空间,突出平谷新城“山环水绕”的总体城市空间格局,建设山水城市。
(2)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实施村镇整合,着重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及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结合北山旅游内、外环带的构建,促进民俗旅游发展,带动山区农民致富,切实改善农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水平。
平谷区在新农村建设方面,依靠公共财政的支持,坚持村民自愿的原则,以民俗旅游产业为依托,结合新农村建设进行旧村改造。继将军关、玻璃台、南宅、挂甲峪等四个新农村改造试点之后,进一步有序地开展新农村的改造建设,主要包括甘营、厂门口、海子、鱼子山等村庄规划试点。
加快马坊综合物流区建设,促进产业发展,加强区域协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