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和马坊的部分地区受地震断裂带影响易发生沙土液化和地裂缝,为城市建设地质较不适宜区,重点地区和重大建设项目要加强地质灾害安全性评估工作,不宜修建高密度和高层数的建筑和人居工程;新城中、西部分布有地下水源防护区,各类建设应满足水源保护要求;金海湖位于海子水库下游、泃河上游,城镇发展应注意结合水系综合整治和山水景观建设;平谷地区沿山前生态保护带分布有大片现状林地,应注意保持其连续性,并应因地制宜与城市绿化隔离、景观建设、前山脸水土保持以及水体环境治理相结合进行保护;平谷新城绿地率应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5) 资源节约、保护与利用
切实采取措施,提高农村土地的集约利用水平,合理确定城乡土地利用规模,确保城乡建设用地总量控制。
结合农村城市化建设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节水型农业,普及喷灌、滴灌等献计灌溉技术。提高水资源调蓄能力。积极稳妥地利用再生水替换部分农业灌溉水源。
利用农村地区的优势,积极推广太阳能、沼气等可再生能源。
第24条 城镇结构与空间总体布局
在平谷区域范围内构建“一纵两横”三条发展轴线和五个重点发展区的区域空间总体布局,形成“新城-镇”的城镇结构,合理控制城镇规模,优化城市功能结构,促进城乡统筹发展。
以新城和重点镇带动城乡协调发展,形成重点镇带动一般镇,小城镇带动农村,分工合理、高效有序的网络状城镇空间结构。
第25条 空间总体布局:
“一纵”+“两横”+“五个发展区”
(1)“一纵”
沿密三路工业、物流产业发展轴,是全区的食品、服装加工等都市工业的发展基地,是山区与平原贸易的集散地,北部的刘家店镇还是设施农业及休闲度假基地。
(2)“两横”
一是沿顺平路——平蓟路沿线城市综合发展轴,联系中部综合产业发展区和东部旅游发展区,重点发展都市工业,现代制造业、文化娱乐和旅游业。
二是沿规划京平-津蓟高速公路沿线的文化旅游休闲产业轴,联系京津两地,发挥平谷南山地区的资源环境优势,以东高村文化产业集中地和夏各庄镇中心为基础,发展休闲产业及跨区域旅游产业。
(3)“五个发展区”
新城综合发展区:以平谷新城为中心,包括兴谷经济开发区,滨河工业开发区和东高村都市工业集中区在内的区域,以综合发展为主。
西南部工业物流发展区:以马坊镇为中心,包括物流中心在内的区域,以工业、物流业为主。
西部工业贸易发展区:以峪口镇为中心的区域,以工业、商贸业为主。
东部旅游发展区:以金海湖镇为中心的区域,以旅游业为主。
北部旅游林果业发展区:指北部山区,以旅游资源和农副产业为依托发展旅游和林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