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条. 人防
以结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和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为重点,建设布局合理、种类配套、抗毁性强的防护工程体系,计划每年建人防工程6000平方米,到2010年,人均掩蔽面积0.5平方米,开发利用总面积占人防面积约50%;以提高人防通信报警系统的快速反应能力和生存能力为重点,加快人防通信警报建设;以完善法规措施为重点,切实搞好重点目标防护。
第91条. 城市生命线
包括四大系统:1.海陆空交通运输系统,2.水供应系统,3.能源供给系统,4.信息情报系统。电力是生命线系统的核心,主电网应形成环路,以提高应急系统的可靠性。煤气供应系统应能关闭,最大限度的避免引起次生灾害。供水应采取分区供应,设置多水源。电讯要有线与无线相结合,保证防灾救灾信息的传播及告示发布。保护铁路枢纽站及铁路干线的安全。
第5章. 基础设施专项规划
5.1. 综合交通体系
第92条. 交通发展目标
充分利用现有的道路交通资源,建设与城市功能相匹配、与城市空间布局、土地使用规划相协调、与生态环境相和谐的,以公共交通为主导、多种交通方式协调发展的、动态满足社会各阶层交通需求的、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的城市道路网系统和客、货运输系统。
第93条. 交通发展策略
大力发展公共交通,落实公交优先政策,建立完善、合理的公交体系;城市土地使用与交通协调发展;提倡自行车和步行交通;生态环境与交通协调发展;实行弹性的交通需求管理政策,适度、理性地引导小汽车发展;完善道路网系统;差别化的停车供给;引导客货运输的分流,减少大型货运车辆对城市的干扰。
第94条. 公路
规划西六环路为高速公路,连接沿线7个新城,截流和疏导部分过境交通。108国道为一级公路,主要承担北京市与山西原平地区的联系。109国道为一级公路,主要承担北京市与山西大同地区的联系。这三条过境交通走廊,可引导货运交通,避免对新城的干扰。利用新城内规划的公交客运换乘枢纽,以及规划西六环路、108国道、109国道等对外交通走廊,共同承担区域内的旅游交通。三条公路之间利用南北2个互通式立交相连。根据《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04年-2020年)》和《西部发展带协调发展规划》,在门头沟新城内规划了一处二级货运枢纽,规划用地约14.5公顷。
第95条. 铁路
在北京铁路枢纽中,通过门头沟区域的铁路线有三条,即:丰沙线--丰台至沙城(局部支线、单线)、铁路西北环线--电气化铁路(复线)、大台铁路支线(丰沙线支线)--三家店至木城涧(局部支线、单线)。在门头沟新城范围内的铁路车站有2处,即:城子火车站和三家店火车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