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条. 道路网规划
(1) 商业金融中心区:采取道路网密度大(平均道路间距为150米左右),道路等级偏低的布局原则,多采用单向交通、自行车专用道、以及商业步行街形式。
(2) 新型居住区:根据不同居住区的各自特点,结合实际情况,采用不同形状的道路网布局方式;道路平均间距适中(平均道路间距为200米左右),着重考虑居住环境要求。
(3) 产业区:考虑产业区土地使用的特殊性,道路平均间距可适当放大(平均道路间距为300米左右),道路等级偏高。
第101条. 道路标准
(1) 主干路:新城与北京市中心城、以及新城内部各组团之间联系的主要道路,道路红线宽度为60米;新城内部其他大部分主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40~50米;
(2) 次干路:联系各组团之间的主要城市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40米;其他的城市次干路道路红线宽度为30米至35米;
(3) 支路:较为重要的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20米至25米;距离较短的城市支路,道路红线宽度为15米。
第102条. 道路横断面规划
(1) 产业区:车辆较多,建议机动车道中间隔离,两侧人行步道和自行车道可适当缩窄。
(2) 居住区:注重环境优美、低噪音,自行车道和人行步道较宽,考虑安全性和舒适性。
(3) 商业区:建议自行车专用道和休闲购物步行街。
第103条. 地面公交客运系统
按快线、普线、支线三级系统进一步完善地面公交线网结构。根据客运枢纽和轨道交通线网的发展,动态调整优化全市公交线网布局。在中心城和门头沟新城之间建设快速公交走廊,近期内轨道交通建设困难较大的,在走廊上安排大容量地面快速公交线路。
第104条. 公交场站
(1) 大型公交换乘枢纽:规划2处,其中,老城区1处,位于门头沟路和新桥大街交叉口的西北角,占地约4.0公顷;新城区1处,位于阜石路西延与砂石坑西侧路交叉口的西南角,占地约1.5公顷。
(2) 公交保养场:规划1处,位于北京锅炉厂南路西延与砂石坑东侧路交叉口的东南角,占地约3公顷。
(3) 公交中心站:规划2处,其中,老城区1处,位于双峪路与新桥大街交叉口的西南角,占地约1.2公顷;新城区1处,位于北京锅炉厂南路西延与砂石坑西侧路交叉口的西北角,占地约为2.5公顷。
(4) 公交首末站:规划6处,其中,三家店地区1处,位于河滩路与规划十二路的东北角,占地约0.44公顷;老城区2处,分别位于门头沟路与老26路的东北角以及大峪南路西延与老39路的西北角,占地分别约0.64公顷和0.4公顷;新城区3处,分别位于石龙西路西延与新城西环路交叉口的西南角、六环路西侧路与规划八路交叉口的西南角、规划十三路与新35路交叉口的西南角,占地分别约为0.48公顷、0.49公顷、0.52公顷。